河南籍乒乓球男女代表人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6:08:32

曾几何时,河南选手是中国乒坛举足轻重的主角: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黄亮、张立、葛新爱等轮番扬名,为河南夺得大把金牌,1991年至1997年更是公认的邓亚萍时代,再加上分别代表八一和山东出赛的两名河南人刘国梁和刘伟,以及在国家队效力的河南籍队员孟宪俭、张辉、李秋梅,一时间河南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乒坛不可忽视的力量。

  但随着邓亚萍的退役,这种盛景从此不再,河南乒坛陷入了长时间的低迷,别说再没人能参加奥运会,就连能在全国比赛中夺得好名次的可能性都消失了。九运会上,为河南夺得20多分的帖亚娜严格来说只是个河南籍运动员,因为她没有在河南省队呆过一天。十运会帖亚娜代表中国香港队参赛,河南马上就被剃了个光头,彻底跌到了低谷。如今男女队双双远离乒超联赛,短期内看不到重振雄风的希望,至少十一运和十二运上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

  河南乒乓球为什么一蹶不振?并非群众基础不好,也不是没有好苗子,而是众多苗子不能成才,看看各地的体校和俱乐部,就知道乒乓球在河南仍然是一项群众基础好、参与人数广的运动,在全国青少年比赛中屡有佳绩也可以佐证此说。但为什么很多童星都是“仲永”式的人物呢?我想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教练员水平低。教练员水平低是河南体育的通病,在乒乓球界也很严重。黄亮英年早逝,张立、葛新爱远走异乡,邓亚萍步入政坛,刘国梁担纲国家队,河南乒坛的这些巨星竟无一人在故乡执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在队员达到一定层次后,教练员的水平高低往往决定着队员的前途。二是内耗严重。这是和第一个原因紧密相连的。因为缺乏大牌教练,所以大家都觉得水平差不多,凭什么你能当主教练我不能当啊。所以教练之间相互支持的少,背后拆台的多;甘当无名英雄的少,等着看笑话的多;琢磨事的人少,琢磨人的人多,所以教练员看起来走马灯般地换,也没有多少实际效果。

刘国梁 邓亚萍 不过他们都退役了

刘国梁刘国栋邓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