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名家散文,要表明作家,中心思想,和感悟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1:49:12
最好要中国作家的,要写出出处!!!跪求,急!!!!

周作人——《初恋》
这篇文章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周作人写散文的特色,平直的语言,自然的诉说,即使是看似平常的带点儿俗味儿的话题,在他的笔下,也能够变得素雅而有韵味,看了他的文章,不仅使人生多了很多种味道,使枯燥的生活于平淡中品到好处,如饮茶,于清淡中触到香味。
从古板的文学史来说,周作人的这种散文,首先当然是对于传统载道主义的古代文学的排斥和抵抗,其次也是对于五四批评盛行而文采不足的小品文的有力补充,开美文一派。但我自己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在周的散文中看到的素雅的心灵,坦诚的态度,这些东西我在宫崎骏那里也看到过,也同时是和日本的俳句式的文化风尚联系在一起的,周作人晚期迷恋于明清人的笔记,不问政事,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他对民众的失望,对政治现状的厌恶,对文化启蒙的怀疑,但是更多的也是有更好的切合他的心理的东西在呼唤他,对比起来,沉醉在明清人的笔记里的确比沉浮于现实人生要快乐、熨贴得多。

  周作人——《初恋》

  那时我十四岁,她大约是十三岁罢。我跟着祖父的妾宋姨太太寄寓在杭州的花牌楼,间壁住着一家姚姓,她便是那家的女儿。
  伊本姓杨,住在清波门头,大约因为行三,人家都称她作三姑娘。姚家老夫妇没有子女,便认她做干女儿,一个月里有二十多天住在他们家里,宋姨太太和远邻的羊肉店石家的媳妇虽然很说得来,与姚宅的老妇却感情很坏,彼此都不交口,但是三姑娘并不管这些事,仍旧推进门来游嬉。她大抵先到楼上去,同宋姨太太搭讪一回,随后走下楼来,站在我同仆人阮升公用的一张板桌旁边,抱着名叫“三花”的一只大猫,看我映写陆润痒的木刻的字帖。
  我不曾和她谈过一句话,也不曾仔细的看过她的面貌与姿态。大约我在那时已经很是近视,但是还有一层缘故,虽然非意识的对于她很是感到亲近,一面却似乎为她的光辉所掩,开不起眼来去端详她了。在此刻回想起来,仿佛是一个尖面庞,乌眼睛,瘦小身材,而且有尖小的脚的少女,并没有什么殊胜的地方,但在我的性的生活里总是第一个人,使我于自己以外感到对于别人的爱着,引起我没有明了的性的概念的对于异性的恋慕的第一个人了。
  我在那时候当然是“丑小鸭”,自己也是知道的,但是终不以此而减灭我的热情。每逢她抱着猫来看我写字,我便不自觉的振作起来,用了平常所无的努力去映写,感着一种无所希求迷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