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竞赛初赛的部分理论和实验支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8:33:17
求定义、概念、还有公式……短小精湛最好,如果有例题就更感谢了,但是还请粘贴达人以及海答知了别答了……非常感谢。
我已经打算浪费参赛的准考证了,只是想了解,谢谢知了们,别打击我的智商额。

一、冲量矩 角动量 角动量守恒定律
二、碰撞 恢复系数
三、振动:简谐振动 相位 参考圆 振动的速度 简谐振动的能量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和共振
四、多普勒效应
五、均匀球壳对壳内和壳外质点的引力公式以及引力势能
六、惯性力的概念
七、力矩 刚体的平衡条件
八、声音的音品

实验支持:
1.杨氏模量
2.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3.冰的熔化热
4.线膨胀率
5.弦上驻波实验

我不怎么记得,大概一点吧。
一。冲量矩:力矩的时间积累,简单点说就是力矩乘以时间,Mt,Iw。
角动量:位置和动量的叉乘,通常写做L 。角动量是矢量,r×mv。
角动量守恒定律: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诸外力对某定点(或定轴)的合力矩始终等于零的质点和质点系围绕该点(或轴)运动,Iw=常数。
他们就是冲量,动量,动量守恒定律的延伸。只是在冲量矩、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中都有位置量。

二。碰撞:定义就不用说了。过程一般分为压缩阶段和恢复阶段两个过程。
碰撞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完全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和非完全弹性碰撞。他们的区别在于动能是否守恒。
完全弹性碰撞:碰撞前后系统动能守恒(能完全恢复原状);
非完全弹性碰撞:碰撞前后系统动能不守恒(部分恢复原状);
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系统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完全不能恢复原状)。动能损失最大。
恢复系数:两物体碰撞后的分离速度与碰撞前的接近速度成正比,这个比值叫做恢复系数。如果碰撞为弹性碰撞,则恢复系数为 1,满足机械能守恒;如果为非弹性碰撞,则恢复系数<1,不满足机械能守恒,一部分能量转变为内能,但是动量守恒是始终满足的;完全非弹性碰撞为0,两个物体基本上是黏贴在一起,没有任何弹跳运动。
符号用e表示,公式不好打上来。

三、振动:振动就是物体的往复运动。
简谐振动:物体在受到大小跟位移成正比,而方向与位移恒相反的合外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做简谐振动。
特点是物体的运动参量,随时间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
相位: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时的角度。初始位置的那个值,叫初相位。
参考圆:如果某一物体匀速绕一个圆运动,此物体在另一与圆在同一平面内的直线上的投影的运动规律就是振动时振子的运动规律。这个规律是正弦或余弦。
简谐振动的能量:k乘以A的平方。A是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k是常数。我们常见的简谐振动是弹簧振子和单摆。弹簧振子的k就是劲度系数,单摆的k是mg/L,L是摆长,mg是单摆质量。
阻尼振动:振幅随时间减小的振动称为阻尼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