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心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5:49:43
结合生活中的一件事,懂得了论语六则中的一句话。要两篇,一篇两百字
今天就要,好的在给20分,速度!!!!

m

可以参考着于丹写得书看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时”是在一定的时候,不是时不时、常常的意思
“习”有两种说法:
1.复习
2.实习,实践,演习
人们多解释成复习,中学教材也这么解释,但是按照原北大中文系著名学者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一书中的解释,应该是后者,理由如下:
1.习按其甲骨文的字形推断的本义是幼鸟学飞,由于幼鸟学飞需要实践,因此有演习,实践的意思
2.孔子教给其弟子的具体知识是礼乐射御书术,射箭、驾车、礼仪、音乐等学问都需要不断演习操练,因此此处应该是演习的意思
3.《礼记》里有“习礼乐”“习射”这样的话,都是演习的意思,可作为第二个理由的佐证
“说”通“悦”,喜悦的意思
“有朋”的“有”或曰同“友”,“友”是朋友,“朋”是弟子、朋党
“人”是别人的意思

孔子说:“学习而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复习知识,不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你,你又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所为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本句的意思有两种说法:
1.温习旧的知识,再学习新的知识
2.温习旧的知识,并且在旧知识中找到新的所得
我们更偏向于第二种,但中学教材中或不作注释以防争议,或解释成第一种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并且在旧知识中找到新的所得,就可以当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罔”有两种说法:
1.惘然无所得
2.被欺骗
根据论语中的其他用例我们认为第二种解释更正确,以前的中学教材解释成第一种,现在的教材已经改过来了
“殆”有三种说法:
1.精神疲殆
2.迷惑
3.危险
在论语的其他用例中只有后两种解释,根据对偶词的词义相近的规律,我们判断应为第二种解释,旧教材解释成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