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学习一下佛教的教义不知哪里有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0:54:34
我想要学习一下佛教的教义不知哪里有资料

建议您不要看杂,学佛讲究“一门深入”的功夫,最忌讳这个杂。

我这里有一些净空老法师的讲座下载,相信您要找的答案

老法师的讲解,都会提供给您的。能不能悟到,就看您自己了。

http://down.foz.cn/jiangzuo/jingkong/Index.html

阿弥陀佛,愿早日正果,利益众生!

众善奉行,诸恶莫做!
持戒修身,勤修正法!
证悟本来,普度众生!

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3~前483年),释迦族人,是古代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29岁出家修行7年,遍访当时的智者名人,最后在一棵菩提树下“悟道成佛”,被佛教徒尊为“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他传教40多年,80岁去世。乔达摩·悉达多为了追寻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归宿以及人生老病死的种种原因,不惜抛弃王室优裕的生活,离家出走,苦苦探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至终“悟道”,精神可嘉可叹。所悟之道,是对是错,后人尚需进一步分析,不宜盲信盲从。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谛是真理的意思)、“八正道”、“六道轮回”等等。“四谛”的第一谛即苦谛——人所经历的生老病死一切皆苦。这有几分道理,曹操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主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必使你们得安息。”人生既有苦难,也有欢乐,基督徒在苦难中要学会忍耐,要靠主常常喜乐。第二谛是集(集是因的意思)谛——一切苦难的原因在于人有欲望,就会有行动,就是造业(造孽),就要轮回(转世)。基督徒认为欲望和行动应分为正常和不正常两种,适量追求衣食住行包括婚姻、金钱都是正常的,用不道德的手段过度追求这些就是贪欲,是犯罪。圣经劝人既要敬拜上帝,又要辛勤劳动,不应好逸恶劳;信上帝和上帝之子耶稣并行善的义人死后灵魂上天堂,恶人死后灵魂下地狱;以后还会复活,义人复活进入新天新地永生,恶人复活进火湖受永罚。基督徒认为不存在投胎转世轮回。第三谛即灭谛——必须消灭一切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