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生的历史背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0:04:56
嘻~
我说的是历史背景!不是资料的罗列!!!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醉花阴》,寄给在外的丈夫:“……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

●后期的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声声慢》《永遇乐》

●李清照的词被称为“易安体”。

■o(∩_∩)o...小故事:
南渡第二年,赵明诚被任为京城建康的知府,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地方长官的赵明诚不身先士卒指挥,而是偷偷用绳子缒城逃走。事后,他被朝廷撤职。李清照为丈夫临阵脱逃而羞愧。赵被撤职后夫妇二人沿长江而上向江西方向流亡。当行至乌江镇时,李清照得知这就是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不觉心潮起伏,面对浩浩江面,吟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丈夫在其身后听着这一字一句的金石之声,面有愧色,心中泛起深深的自责。第二年(1129)赵明诚被召回京复职,但随即急病而亡。

她后半生的三大磨难
○1再婚又离婚,遭遇感情生活的痛苦。张汝舟,开始是彬彬有礼,刚结婚之后张对她照顾得也还不错,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来他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
○2身心颠沛流离,四处逃亡
○3极度孤独:暮年无孩子,无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偶尔只有一两个旧友来访)

公元167年,强悍的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生活。

不久,丈夫赵明诚被任命为京城建康的知府。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知府的赵明诚没有恪尽职守指挥戡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