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中小学第四届读书活动知识竞赛答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2:24:34

小学高年级学习重点

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很重要的阶段。据心理学的研究,小学高年级孩子的语言优势已从口头语言开始转移到书面语言上来,高年级阶段是书面语言发展很关键的时期,尤其是理解书面语言能力(即阅读能力)的发展更是关键,它关系到孩子能否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下面主要谈谈高年级孩子书面语言能力发展中的几个问题:错别字、阅读能力和作文。

一、关于错别字
小学高年级是错别字出现的高峰期。一是高年级的识字量大大增加。识字总量越大,字形、字音混淆的可能性越大;二是孩子运用字、词的作业增加,同音、形近的字词在使用时容易混淆,有的孩子在使用时可能编造一些错字、别字。所以从学习心理学角度看,这是正常现象。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这个正常的错误呢?家长的认识很重要,纠正错别字主要不是*批评、指责,而是让孩子在造句、作文等过程中注意区别,反复使用才能纠正。错别字出现的比例在初一、初二之后会逐渐下降。
据一项对小学五年级孩子的问卷调查:作业、考试写错别字被扣分时,家长的态度和做法是什么?孩子回答“打骂 ,然后命令改正”的占26%,“批评、指责、要求改正”的占41%,两项加起来占67%,只有11%的家长是“帮助分析试卷,指出为什么会错”。说明多数家长的做法不科学。
家长如果单纯用批评、指责,效果不好。纠正错别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断识别,反复使用。小学高年级的孩子错别字可能反复出现,不能指望一劳永逸,只能耐心地反复纠正。家长要多鼓励、少责怪。

二、关于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以默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达到理解程度的能力。虽然阅读能力应由学校承担主要任务,但是许多家长有能力也完全有必要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启发和帮助,配合学校的语言教学,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中最关键的几项能力之一,是基础能力,越是在学习的高段,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就越高。一项对高三优秀学生学习能力的分析表明:这些优秀学生中无一不是阅读能力强,而学习困难学生中,阅读能力差占相当大的比例。原因何在呢?在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朗读是理解课文的主要方式,朗读能力与学习成绩紧密相关,到了高年级,仅仅具有朗读能力就不够了,朗读获取的信息量在同样时间里只是阅读的几分之一。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