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针叶发红有预防的办法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0:36:44

这是雪松梢枯病
由松梢枯病菌?即松球壳孢菌(Sphaeropsis sapinea ) Fr.(Dyko&Sutton),异名松色二孢菌(Diplodia pined)De sm.(Kiclx)?引起。造成雪松枝条枯萎,甚至引起半截枯死,严重影响雪松的观赏价值。

危害症状:病害多数发生于成年树,初期侵染新萌发的树梢,主梢、侧梢均可受害。病菌侵染后首先使嫩的针叶失绿变色,并逐渐向下蔓延,当病斑环绕皮层后,小枝随之枯死,其上部的针叶呈赤褐色,并迅速脱落,仅残存枯死的小枝,在病菌侵染点附近的针叶上首先看到黑色颗粒状的病原菌子实体。之后在枯死的小枝其他部位也可发现子实体的存在。病害在被害嫩梢蔓延过程中,如果寄主生长势较为旺盛,被害嫩梢枯死后,暂停蔓延发展。其下方腋芽处可萌发出若干短小新梢,往往在病健交界处可见到梭状溃疡病斑,并伴有明显的松脂外溢。枯梢长度不等,一般在3-30 厘米,多数为20厘米以下。如果寄主生长势衰退,病菌则可以不断地蔓延发展,危及整个枝条,引起全枝枯死,但其间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发生规律病原菌主要在发病的针叶和枝条上越冬,借助风雨传播,病菌从嫩梢、嫩叶上直接侵染或从伤口侵染。主要发生在成年雪松树上,苗木和幼龄雪松很少发生,在春季春梢生长期和秋季秋梢生长期有2次侵染高峰。

需要采取综合防治:
防治雪松病害的根本措施是采用综合防治方法,春秋两季适时施肥,增强土壤肥力,合理灌溉,冬季注意做好防寒保护,在此基础上分别在春秋两季适时作好化学防治措施,可有效地控制雪松病害的发生。要控制雪松病害的发展,任何单一的措施都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必须采用综合防治。

适地适树:应根据雪松的生态学特性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疏松的中性至酸性土壤栽植雪松。同时注意不栽植在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工业区及尘土较多的马路两侧。如果必须栽植在这些地区,应加强栽培管理,以增强树势、提高抗性。

加强栽培管理:雪松病害的发生从某种意义上反映出雪松的生长势开始衰退,进一步加强水肥等栽培管理对防止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十分重要。可以采取剪除病枝,增施肥料,加强管理以促进树体的生长势。
1.栽植前树穴换土 在一些土壤条件不理想的地方栽植雪松,必须在栽种前将树穴中的土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