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中褒斜道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8:12:54
古褒斜道起点在哪里?就在古石门吗?还是栈道是从褒水下游某个地方开始,经过石门,再是整个褒斜道,到眉县才算完?真想亲自去走走,可惜没机会了。知道的人来说说。
连云栈道南接褒斜道,北出大散关,全长约一千二百余华里。始修于汉。北魏正始四年(507)至永平二年(509)畅通。为横向联结南北贯通陕甘川三地的几条主要道路(即仇池道、陈仓道、故道、褒斜道及石牛道)的主要侧支之一。其由南至北,接褒斜道后,自姜窝子向西北沿紫柏河而上经留坝县城(安山驿)、张良庙(紫柏山麓柴关岭)、留凤关(废丘关),经心红峡,越南岐山(凤岭)至凤州,并入嘉陵道(陈仓道与故道凤州以北路段又合称嘉陵道)后出宝鸡大散关。凤县八景之一的“栈道连云”,即位于心红峡与凤州间约30余华里一段,多为沿山碥道。抗战胜利前夕开通了酒奠梁公路线,自留凤关向西越酒奠梁至双石铺,又向东北沿嘉陵江而上至凤州,这段曾经车水马龙的千年古道从此废弃,湮没于荒林之中。不过算是因祸得福吧,古貌陈迹亦多少得以存留。

谢谢两位回答的朋友

但我还想知道,出了褒谷口,褒城到汉中之间还是栈道连接吗?

还是不明白啊。这个栈道是在原小石门就完了呢,还是经过小石门一直连接到汉中,也就是汉中到小石门这段还有栈道么?还是其他形式的道路。

褒斜栈道的起点就在石门,起点也的确是在眉县

栈道”是从关中翻越秦岭,南通汉中、巴蜀的古代交通要道, 由秦岭古道、褒斜道、连云栈道组成。全长250公里,架于悬崖 绝壁和泥沼之地。“陈仓”是宝鸡的古名,这里特指渭河北岸的陈 仓古渡口。栈道在关中的出口斜谷关距陈仓古渡相距约70公里。
公元前206年,刘邦手下的大将军韩信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策开始军事行动,韩信先派樊哙、周勃率兵一万佯修已被刘邦进汉中时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褒斜道出兵的架势,章邯闻讯立即加强斜谷防御。韩信却率大军西出勉县转折北上,顺陈仓小道入秦川,渡渭河于陈仓古渡口,倒攻大散关。章邯急忙率军赶到陈仓城,与韩信激战。此时,明修栈道的樊哙、周勃也出斜谷,与韩信会师。章邯兵败自杀,司马欣、董翳先后投降,刘邦遂定三秦。从此,关中成了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的基地。

如今,宝鸡东十里处的陈仓峪,传说为韩信渡渭河后的藏兵之处。附近有韩信“马刨泉”和“点将台”遗迹。这一带出土的秦汉兵器甚多。
应该说是一段一段的,现在全线遗址正在恢复中。

在秦岭山脉中有一条贯穿关中和汉中的山谷,两侧高峻,褒水经流其中,长凡四百七十里。其南口曰褒,在原褒城县北十里,今汉中市北五十里;北口曰斜,在眉县西南三十里,故名“褒斜谷”。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条成语对大多数人来说却并不陌生。
成语里的“栈道”是指褒斜道。
在秦岭山脉中,有一条贯穿关中平原与汉中盆地的山谷,其南口曰褒,在今汉口区北25公里;北口曰斜,在眉县西南15公里,长凡235公里。

褒斜道位于汉中市北50千米,是古代连接关中与汉中的一条要道。因取道褒水、斜水两河谷,贯穿褒斜谷而得名。起自汉代褒中县(今陕西省汉中市与勉县交界处)褒口、经三交城、赤崖,溯褒水 河而上,出斜谷至眉县,全程235千米。褒斜道为秦昭王时所开,当时人们凿石架木,修筑栈道,历代以业,多次增修。褒斜道开凿建成,沟通了秦岭南北的联系,加强了中原与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公元前206年,刘邦经褒斜道赴汉中就汉王位。
自战国起,就有人在谷中凿石架木,修筑栈道,历代踵继,多次增修,后人就命名为“褒斜道”。汉武帝大加修凿褒斜道250公里,从而出现了“栈道千里,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