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的自转速度与什么有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9:44:13
另外,太阳等星体的半径是怎样测定的呢??

行星自转速度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1.一个是行星的生成初始态,即行星开始存在于它的轨道时它本身所具有的运动速度。
2.其次是行星在恒星轨道上运行时所受的阻力和动力,造成行星自转速度的衰减量和增速量。

太阳产生的斥力场(太阳风)被银心产生的斥力场(银河风)压缩在一个平面上,这种情况就象太阳风压缩地球风(地磁层)。就是这样的两种力的作用使太阳系内的天体发生以上的规则运动。太阳的引力牵引行星向前做公转运动,太阳的斥力(太阳风)使行星自转,自转的方向同行星产生的引力能和斥力能的方向和大小性能有关。 比如地球自转的速度V与太阳风力F和公转速度U的积成正比。

地球的大小

最早实测地球大小的是希腊天文学家厄拉多塞内(Eratosthene)。公元前200多年,他认定地球为正球体,他那时推算的地球周长合39500千米,与今值(赤道周长40075.13千米)十分接近。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用人造地球卫星测得的有关地球数据越来越精确。利用对人造卫星的观测数据,便可求得地球的平均半径。具体计算时还必须考虑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影响,需要加以订正。同时,由于地球并非正球体,其内部物质分布也不均匀,因此,它对人造卫星的绕转运动产生摄动力。这样,需根据大量不同倾角的人造卫星及其轨道变化的速度,才能归算出地球的基本形状和大小。

太阳、月球的大小

对于距离已知的天体,只要测出它们的视圆面直径的张角,即可以求出它们的大小。对太阳、月球和行星的线直径都是这样测量的。在地球上用测角仪器很容易测得太阳的角直径31’59”.3。根据已知的日地平均距离a就可算出太阳的线半径为:

R=a*sin(31’59”3/2)= 6.96×105 千米

大概70万千米,约相当于地球半径的109倍。

同理可测得月球的平均角半径为15’32”.6,略小于太阳角半径。所以,从地球上看去,它们的大小相差不多,但是,月地距离比日地距离小得多。月球的线半径也比太阳小得多,仅有1738千米。

恒星的大小

对于太遥远恒星,其角直径很小,用望远镜所无法测量的,上面的方法不适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