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由这个故事引申出的成语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2:39:46
孙膑和庞涓决战,孙膑为了诱敌,把军营的炉灶,由10万减到5万,又减到3万,诱惑庞涓轻敌,最后战败

围魏救赵

孙膑减灶斗庞涓

孙膑是战国时齐国人,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代。他早年曾和庞涓一道学习兵法。

后来,庞涓到魏国做了将军,很得魏惠王的信任。庞涓妒忌孙膑的才能,就假意把他请到魏国,暗中却在魏惠王面前诬告他私通齐国。魏惠王大怒,命人把孙膑的膝盖骨挖去,还在他脸上刺了字。

孙膑假装发疯,躲避了杀身大祸,后来,孙膑逃回齐国,齐威王很佩服孙膑的才能,对他大加重用。

公元前354年,庞涓带兵包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

第二年,齐威王命田忌做主帅,孙膑做军师,率军救赵。

田忌打算率领救兵,直奔赵国,孙膑不同意,说:“我们应当避实击虚,攻其要害,如今我们不如率领大军直接攻打魏国都城大梁,魏军一定回师自救。既解除了赵国的危急,又可打击他们,岂不是很好吗?”

田忌听了,连声称好,就按照孙膑的计谋行事。

果然,庞涓丢下赵国,急速回军。走到桂陵,不料孙膑早已在这里设下埋伏。魏军指手不及,被齐军打得大败而逃。

庞涓在作战中,看到齐军战旗上有个斗大的“孙”字,不由得大吃一惊,说:“原来孙膑还活着,我中了他的计了!”

庞涓收拾好残兵败将,狼狈地逃回了大梁。

过了十三年,魏惠王又派庞涓去攻打韩国。韩国抵挡不住,不断地向齐国求救。

这一次,孙膑还是采用桂陵之战的老办法,不去直接救援韩国,却去攻打魏国。

庞涓率领魏军,日夜不停地往回赶,这时,齐军已攻入魏国境内,占领了不少地方。

这次,孙膑制定计策,下令齐军退兵。

庞涓见齐军退兵,就跟在后面,紧紧追赶。第一天,他追到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只见营地上到处都是煮饭用的灶。他叫人点了一点灶的数目,不觉吃惊地说:“想不到齐军竟有十万人吃饭,人数真不少呀!”

第二天,他又追到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再叫人一点,发现煮饭用的灶减少了一半。他高兴地说:“看来已有不少齐军逃跑了。”

到了第三天,庞涓发现齐军煮饭用的灶又大大减少了。他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