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人有作令云南者,家本苦寒,仅携一子一僮,拮据往,需次会城,久之得补一县,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04:44:36
急需译文,请大家帮忙。

我的门生中有个在云南做知县的,他家境本来十分贫寒,只能携带一个儿子和一个仆人,经济窘迫地前去赴任。他在云南省城候补职缺,等了好久,最后得到委派在某县。 这个县在云南还算得上是个肥沃富庶的地方,但是距离省城很远。他的老家又在偏僻的乡村,很难通信,偶然找到送信的人了,又不免中途失落,所以他的妻儿几乎断了音讯。他的家人也只能从书坊印行的《缙绅录》中,查到他在某县做官而已。
  这时,偶然有个狡猾的仆人舞弊,县官把他打了一顿板子后赶走了。这仆人对主人怀恨入骨,他对县官的家事本来就知道得详细,于是伪造一封书僮的信寄到了县官的老家。信中说:“主人父子先后死了,两副棺材现在暂停放在佛寺里,你们应当借钱来迎取棺木回去。” 信里还转述了县官的遗嘱,对家中各事的处理都很详细。
  起初,县官前往云南时,亲友们认为他为人朴实,说话迟钝,估计他未必能补到职缺;即使得到职缺了,也肯定分配到贫困荒僻的县分。后来知道他在这个县做官,才对他的家属渐渐亲近。并且有对他家属给予接济的,有经常赠送礼物慰问的。县官的儿子有时要借钱,人们也每每答应,并且有以子女同他家结亲的。家乡人有宴会举行,他的儿子无不被邀参加。及至接到那封信,亲友们大失所望,有前来吊唁的,也有不来吊唁的。渐渐有前来讨债的人,渐渐有在路上相遇装作不认识的人,家僮仆人、婢女老妈子都走了。不到半年,县官的老家已经冷落得门可罗雀了。
  不久,县令托一位进京晋见皇帝的官员,带一千二百两银子回家,用来迎妻子赴任所,他们这才知道前时那封信是假的。全家人于是破涕为笑,好像在梦里一样。亲友们这时又渐渐再到他家,但是避而不敢见的也大有人在。后来,县令在写给亲友的信中说道:“一时贵一时贱所碰到的炎凉世态,我经历得多了;一时贫一时富所碰到的炎凉世态,我经历得也很多。至于活着的人忽然变成死人,死了半年多而又复活,这其间的人情世态能够让一个人亲身经历的,我大概是第一个了。”

我的门生中有个在云南做知县的,他家境本来十分贫寒,只能携带一个儿子和一个仆人,经济窘迫地前去赴任。他在云南省城候补职缺,等了好久,最后得到委派在某县。 这个县在云南还算得上是个肥沃富庶的地方,但是距离省城很远。他的老家又在偏僻的乡村,很难通信,偶然找到送信的人了,又不免中途失落,所以他的妻儿几乎断了音讯。他的家人也只能从书坊印行的《缙绅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