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朝选定了咸阳为都城?后世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8:24:38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秦国商鞅为了深化其改革,摆脱旧贵族势力的干扰,提议都城由雍城(今宝鸡市凤翔县境内)迁至新建成的咸阳城(今咸阳市渭城区境内),得到秦孝公支持。次年,秦国正式迁都咸阳。
因为咸阳位于八百里关中平原的中部,山水俱阳,其所在的关中平原,位于我国地理的中心(现代科技手段更是将附近的永乐镇定位国家大地原点),交通便利。气候温和,终年多雨,土地肥沃。关中的东面有函谷关,西面是散关,北面是萧关,南面有武关,这四关都是天险。我们知道,在我们和敌人搏斗的过程中,要迅速致敌人于死地,必须扼住他的喉咙。对于封建王朝而言,这样的咽喉要地,肯定是作为城首选。

因为秦人的居住地就在咸阳这里,最早的都城不是咸阳,咸阳是在当时新建的城市,因为利于防守,处于八百里秦川中部。当时秦朝的东门户函谷关。据说咸阳的名字是 北靠北院 南靠渭河 。就此而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