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卫星的最少发射速度是7.9km每秒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20:06:26
老师说发射速度是卫星发射的水平初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是用地球半径求出来的,但一般卫星发射都不是粘着海平面发射,而是送到高空中再使他沿地球飞行啊,这样它的轨道半径就不是地球半径而比地球半径大了啊,这样它的发射速度也更小了不是吗
为什么卫星的最少发射速度是7.9km每秒啊,近地卫星的发射速度也不应该是啊,要比它少吧,因为至少要在500千米以上啊。但500千米以上还有空气,还要克服阻力,那它的发射速度到底是多少啊????好晕
恳请高人指点,
如果发射速度是水平速度的话,为什么达不到这个速度就不能上天啊,火箭发射时不是还有一个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吗,用火箭发射到很高很高再改变方向不就行了吗,反正发射卫星都是要用火箭的啦,如果不是水平速度,那又是什么方向的速度呢 ,练习册上都说近地卫星的最少发射速度是7.9km每秒,真是不明白啊

它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球运动方面的应用,由公式GMm/R2=mV2/R(R为地球半径)计算得到

所说的卫星的发射速度 就是指不达到这个速度 卫星就不能上天 而不是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
确实 第一宇宙速度的意义就是 卫星贴着地面飞行的速度 当然 这是理想的物理模型
为什么卫星在轨道上的速度小于发射速度 因为卫星在贴地飞行的时候(我借用这个理想条件举例子) 只要加速 卫星的机械能就大于贴地轨道的能量 自然要到更高的轨道上去运行 而速度减小 是因为动能转化为势能 而且燃料新增的动能小于转化走的势能 即 使卫星在更高的轨道上运行 速度减小

看来你还是没有明白呢 呵呵呵
实际的发射 正如你所说 火箭的轨道不是先在地球表面画圆 然后慢慢加速 到更高的轨道上去 首先需要你承认的是 贴地飞行对于火箭来说 是一种耗能最小的状态 倘若要到更高的轨道 就需要加速(虽然结果是速度变小 但是却是通过加速实现的) 也就是说7.9km/s是在地表运行的最小能量的表示 倘若要飞到更高的轨道去 就需要更多的能量 反映到速度上 就要比7.9大
这样说的话 会更清楚么

因为卫星在太空中是两个能量的,一个是动能,一个是重力势能。虽然轨道越高,卫星的运动速度越慢,但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确是增加的,要想从低轨道跃升到高轨道就必须要加速,提高动能,然后动能就会转换成势能而速度下降。并且实际的时候卫星大都不是圆轨道,其实是椭圆轨道。并且要是在不同的高度的正圆轨道变轨的话是要靠椭圆轨道来连接两个正圆轨道来变轨的。

7.9只是理想状态下算出来的 实际肯定不一样 再说了 地球都不是圆的 卫星轨道也不是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