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战日本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9:38:46
抗日战争的日本兵干嘛用布放在头两侧?像哈巴狗

主要是遮太阳用的,这种军帽最先是法国北非军团使用的,在沙漠地区对防止阳光灼伤后颈效果不错,还有一种说法是防蚊蝇叮咬的
比较希奇的说法是凡是有防蝇帘的都是野战部队,没有的是宪兵
日本创立近代陆海军,分别以西方法、英等国为蓝本的,在制度和服饰方面有明显的继承性。其中陆军的服装与法国19世纪60年代相似,圆锥形的野战帽,侵华战争时广东老百姓称之为萝卜仔。法军非洲殖民地驻军帽子后面有一圈布。
不过日本在引进同时有创新,改为两块布,视为天皇赐予每个士兵的护身符,大意:一块是八宏一宇,一块是四海一体。

那不是两块布,是四块布。正确的叫法是“帽垂”,起源与日本战国的足轻(步兵)。用于防风沙,防蚊虫之用。可以拆卸,主要用于南洋作战的部队,夏季用的多,冬季,春秋基本不用。 消防员的头盔里也有这种帽垂,是防水进脖子里的。
再次提醒,那叫“帽垂”。

中国的主要抗战力量在中国南方的亚热带地区,而且中国的卫生条件并不是很好,所以就十分有必要再帽子的后面加上被中国人称作“屁帘”的东西。其实是非常科学的一种服装装备。
第一,对亚热带地区,炙热的眼光直射在后脖子的地方,时间长了,士兵不会中暑,晕倒。不要说作战,连生命都有危险。
第二,中国地区卫生条件不佳,蚊虫较多,在脖子后面挂这个,在某种程度可以防止蚊虫过多的叮咬脖子等重要地方,造成非战斗减员。

他们都死爹死妈死全家了,所以都戴白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