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的输出接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9:35:48
问一个可能很外行的问题:继电器的输出端一般都不止1、2个接点(比如3a1b,5a1b...),为什么要这么多接点呢?如果只控制一部电机,那接一个接触器不就可以了吗?

继电器一般接有辅助触点和主触点,继电器和接触器的作用比你说的多得多了。现在的控制电路一般都用的2种电器构成。比如我门坐的升降电梯,由许多的接触器继电器构成。电机装一个接触器就可以其实是错的,一般电机启动时会有瞬间过电流,接触器不会跳开

继电器的输出端一般都不止1、2个接点(比如3a1b,5a1b...),为什么要这么多接点呢?如果只控制一部电机,那接一个接触器不就可以了吗?

很多地方都要求继电器有多个接点,尤其是中间继电器。制造多接点的中间继电器成本增加不多,因此中间继电器通常都有多个接点,可以适应各种不同需求。

有些继电器较难制造多接点,如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冲击继电器、舌簧继电器等接点就很少甚至只有一个接点。

继电器或者接触器的触点不仅仅是用来启闭主电路的,在控制主电路的同时,还会根据具体的需要,对控制电路中的相关线路同时进行自锁、互锁等变换,所以必须要若干辅助触点(包括常开和常闭的),才能实现这些目的。所以继电器的功能不仅仅是一个开关,而是一组开关。

  继电器触点两端和起来就可以称为干接点。

  继电器的触点有三种基本形式:
  1、动合型(常开)(H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断开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闭合。以合字的拼音字头“H”表示。
  2、动断型(常闭)(D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闭合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断开。用断字的拼音字头“D”表示。
  3、转换型(Z型)这是触点组型。这种触点组共有三个触点,即中间是动触点,上下各一个静触点。线圈不通电时,动触点和其中一个静触点断开和另一个闭合,线圈通电后,动触点就移动,使原来断开的成闭合,原来闭合的成断开状态,达到转换的目的。这样的触点组称为转换触点。用“转”字的拼音字头“z”表示。
  继电器(英文名称:relay)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你好着问题非常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