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历史九年纪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8:53:53
概述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
一战结束后:
二战结束后:
“冷战”结束后:

一战结束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结束后:北约与华约对抗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多极化

一战后:欧洲衰退,美日崛起,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孕育新的冲突。
二战后:欧洲失去霸主地位,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确立雅尔塔体系,美苏争霸趋烈,世界两极化。资本主义国家赢得发展的黄金时间。
苏联解体,世界日趋多极化,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双方国家实力的抗衡以及联盟基础的消失,“冷战”政策的出台。其指导思想是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战略,在政策行动上则具体表现为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和美国总统杜鲁门国会演说所形成的“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政策纲领非常明确地提出了美苏双方意识形态上的对立所导致的国家利益上的激烈冲突和不可避免的争夺。

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从而得出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这一重要结论;通过引导学生对华盛顿会议的内容进行简要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极大地扩大了自己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势力。

.“战后的‘新秩序’”一目,主要介绍了凡尔赛会议的基本情况、《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和国际联盟等几个主要问题。教师可首先指导学生结合“巴黎和会‘三巨头’”一图阅读本目的第一自然段,并提出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参加会议国家的基本情况、操纵会议的国家以及和会的气氛等问题。

在处理“参加会议国家的基本情况”时,教师可适当指出:苏维埃俄国被剥夺了参加和会的权利,德国及其盟国则成为受审者等候发落,就是参加会议的27个国家的各自地位也相差甚远。英、法、美三国始终是会议的主宰,而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只能作为大会的陪衬。与会各国的地位实际上已经决定了巴黎和会必然是一次大国分赃的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仍然是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起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二十年,资本主义的发展极不平衡,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意大利和日本不满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结果德、意、日首先发难,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