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请教《史记》和《资治通鉴》的有关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7:34:03
我想买一本史书看看,但不确定买以上两本著作中的哪部好 。
我想问问前辈们的意见,希望可以从中得到好的见解。

1.相比之下,这两部著作哪一部更适合大学生阅读?

2.这两部著作除了文体不一样,还有什么差异吗?哪个更具有阅读价值?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3.如果拿定主意买其中的一部, 那我想买一本文白对照的来阅读。我也想买一部集文学色彩与阅读价值于一体的原著阅读,可是,阅读过程中,难免总有一些地方看不懂,不能很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所以。如果能买到一本较好的文白对照,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4.我知道一本由人文大师柏杨编译过来的白话文版本《资治通鉴》,我感觉很好。可是对于我来讲,唯一感到不足的是,这部书中没有文言文作为对照。所以,如果还有比这本书更好的话,我想听听前辈们的意见。

5.同理,如果《史记》也有好的文白对照版本,也可以说一说。

6.最后,如果您觉得某部书不错想推荐给我,请顺便把该书的编译作者和出版社以及该书价格告诉我。

谢 谢 !

敬候佳音!

你喜欢哪段历史?史记是黄帝到汉武帝,通鉴是周到五代。两书是史书的泰山北斗,总体来说史记强调人,通鉴强调事。史记是司马迁个人劳动成果,通鉴是司马光等人集体智慧结晶。史记有浓郁的个人情感色彩,通鉴则是史学家的一贯严谨。如果是初读历史的建议选史记,容量小,也便于理解。通鉴的容量是史记的5倍不止,选的话要考虑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去读。个人觉得编年体的通鉴好些,读后不会感觉时间有断层的感觉。好了,选哪一本看你的喜好、时间等,呵呵,顺便说下,我上大学的时候都是图书馆借阅,书非借不能读也嘛,另外,建议文言白话对照读,但以文言理解为主,不能盲目相信翻译,文言的白话的图书馆应该都能借到

《史记》文学色彩很强,但却不是正统史家笔法,历代史家都批评《史记》过杂;相比较而言《资治通鉴》要好很多,但是无可置疑的是《史记》的文学性极高,大学生还是推荐读《史记》。
建议还是读文言文,它的文学性就是体现在文言文里,如果想读白话文不如读读中国通史好了,那是初中生读的,不懂的查字典,再不懂请教老师。

1.《史记》
2.《史记》是史书,《资治通鉴》是教科书(个人认为)。《史记》更适合阅读,而且更有趣味性。
3.推荐不要买白话版,古文就是自己理解才有意思。实在看不懂的可以查古文词典。
6.《吕氏春秋》

建议去读史记啊,资治通鉴都是古人刻意选出来的,主观色彩很浓,而史记上面的记载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史很有帮助。另外我觉得还是读文言文的较好。很多文言文不是用白话文就可以说明白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有文白对照的资治通鉴电子书,你想看我可以给你,资治通鉴比史记长多了,史记才那么一点内容,史记是纪传体形式的,资治通鉴是按照年份一直写下去,像如那一年发生地震都要写的,发生什么大事件也会有,应该是主要针对帝王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