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爷爷奶奶解放故事征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23:37:21
征文要求
“听爷爷奶奶讲解放故事”主题征文可记录青岛解放前夕的艰难历程,也可记录青岛解放时的欣喜。征文题目自拟,字数限定在800字以内。文章要以小见大,有感而发,要求思想健康,结构合理,选材新颖,语言活泼。
例;我的奶奶(即我爷爷的妈妈)今天和我在一起交谈,讲她们的故事。老人今年90岁了,身子灵活,体质健康,心理什么事都清清楚楚,耳不聋,眼不花。回忆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奶奶感慨万千,接着,奶奶讲述了以自己的生活为主题的真实的故事,这就映射了当时中国社会底层人的生活。

大家都知道,在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时,中国大地上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热潮。高炉,小炉,大灶,小灶日夜不停,冒着黑烟,成为当时大炼钢铁时期的中国最真实的写照。

可底层人的生活怎样,我们并不十分了解。今天我带大家走进底层人的生活。

大炼钢铁时,村里派来一些人拿着钳子把家里的门子拆了,把上面所有的铁制工具全部写下来,连锁子也不放过。当时戏剧性的话:“真是到了夜不闭户的境界了。”所有的锅全部被拿走,假使埋在院子里,那些人就拿着锄头挖地三尺。那时候,家家户户惊恐万分,奶奶在夜深的时候把一个小铁锅藏进对门的一个小洞里,才使这口锅免于被融化的命运。没饭吃,公社开立了大食堂,几个中年妇女有发小贴饼的,有舀汤的。奶奶说,她那时候是管舀汤的。一到中午,人们都提着饭桶和碗来舀汤,当时都是定量的,按每人一勺汤来计算的。那做饭的锅有2米直径那么大。奶奶那时要把勺子放平着舀,给谁少一点都不行,大家伙都看着,要是那个是满满一勺子,他的斜着舀了,往外漏了点,就会觉得不公平,弄不好就要打架啊!姥姥十分公平,所以大家都去她哪儿舀,而旁边的大锅却无人问津。奶奶舀了那锅舀另一锅,累得受不了。当人们领完饭后,姥姥回到家,左找右找找不到一点吃的,原来爷爷都吃了。奶奶说,她和爷爷的一顿饭一共才两个半小贴饼子,你也许想象不到,那贴饼子的直径还不到五厘米。但是爷爷以为奶奶在食堂可以吃饭,就把所有食物据为己有,吃了个精光。奶奶只好饿了一天。

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不久北平也获解放。国民党军队溃散不整,青岛国民党守军见前途无望,被迫策划撤退,驻青岛美国陆地军队也自1月12日起陆续移往舰船上随时准备撤离。2月,驻青岛美国各单位财物由军方移交美国青岛领事馆保管。青岛市内工厂、商店、银行纷纷停业,一些国民党政府官员和工厂公司的厂长、经理纷纷离青岛南下,国民党青岛市党政机关几近瘫痪。国民党青岛当局着手计划在撤退前将重要工厂南迁,或在撤退时破坏市政设施和工厂企业、港口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和华东军区司令部相继警告青岛国民党主官,如胆敢在逃跑前进行破坏,必将按战争罪犯予以严惩。青岛广大职工、学校师生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护厂、护港、护路、护校、反南迁的斗争。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各厂成立了护厂组织。中国纺织公司所属工厂和齐鲁实业公司所属工厂以及电信局、自来水厂、电厂和港务局等重要企业均由工人成立护厂队等保护起来,护厂力量坚定有效地开展斗争,使反动派在青岛进行破坏的计划未能实现。当青岛解放时,全市重要市政设施和工厂企业学校几乎完好地保护下来,大部分在解放后不久就恢复了生产运转。青岛的反南迁、反破坏和护厂斗争,保护了城市的重要部门和重要设施,对恢复生产、建立新秩序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中共中央华东局、中共胶东区委等上级党委的领导下,青岛党组织得到巩固和发展,在工运、学运、情报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1948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华东局发出《对青岛工作的指示》,及时指导中共青岛地下组织开展工作。在组织护厂斗争的同时,中共青岛地下组织配合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广泛调查青岛国民党军队的军事设施和布防情况,及时送往解放区。许多党员都为解放青岛贡献了力量,有的共产党员打入国民党海军或要害部门获取机密,通过秘密电台为攻城部队报告重要情报。中共青岛地下组织还成功地策动了驻泊青岛的国民党海军黄安舰和陆军整团的起义。
  ?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向江南进军。为配合江南大进军,山东军区成立了青(岛)即(墨)战役指挥部,5月3日分三路开始了解放青岛的战斗。刘安祺指挥国民党守军在青岛外围布置了三道防线,且战且退,计划在抵抗失败时将青岛重要设施破坏,然后从海上逃跑。5月17日,美国西太平洋舰队司令白吉尔逃离青岛。人民解放军于5月中旬结束外围战,逼近青岛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