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决策取荆州,诸葛先知第一筹。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的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3:49:20

瑜曰:“子敬不必去见吴侯,再去荆州对刘备说:孙,刘两家,既结为亲,便是一家;若刘氏不忍去取西川,我东吴起兵去取;取得西川时,以作嫁资,却把荆州交还东吴。”肃曰:“西川迢递,取之非易。都督此计,莫非不可?”瑜笑曰:“子敬真长者也。你道我真个去取西川与他?我只以此为名,实欲去取荆州,且教他不做准备。东吴军马,收川路过荆州,就问他索要钱粮,刘备必然出城劳军。那时乘势杀之,夺取荆州,雪吾之恨,解足下之祸。”
在这时,周瑜已经所有都计划好了,直等到刘备中计,就可以一举灭刘,北与曹操对峙,统一大业有望。但是事实上,诸葛亮已识破到周瑜的计策,于是一方面装作不知道,另一方面暗下狠棋,决定要至周瑜与死地。
“.......玄德问孔明曰:‘此是何意?’孔明大笑曰:‘周瑜死日近矣!这等计策,小儿也瞒不过!’玄德又问如何?孔明曰:‘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实取荆州。等主公出城劳军,乘势拏下,杀入城来,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玄德曰:‘如之奈何?’孔明曰:‘主公宽心,只顾准备窝弓以擒猛虎,安排香饵以钓鳌鱼。等周瑜到来,他便不死,也九分无气。’便唤赵云听计:‘如此如此,其余我自有摆布。’玄德大喜。”
其实文中已经将后面的题诗解释得很清楚了。换句话来说,这首诗就是对前面两军事隔江斗智的内容总结了出来。

所以,要想真正的了解这首诗的含义,就应该从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中去体会,因为这里有许多事情是说不清楚的。每个人所占的立场不同,这就导致了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如果在这里我们明说哪一方对,哪一方错,是不够公平客观的。这种敏感问题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们只能大致的告诉LZ此诗的意思。至于瑜亮问题,还要请LZ看《三国志》,这毕竟是正史,比小说有可认可性。不能只从《演义》中去理解,因为,《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在写的时候就带着尊刘贬曹抑孙的思想,有许多方面都过度夸大了事实的真相。

只是诸葛亮设下的浑水摸鱼计,让周瑜去正面作战,自己趁乱取荆州

三国演义不要看 会误导小朋友
要看过三国志 你就不会被这种问题迷惑了

诸葛亮趁水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