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大东北的客观条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8:03:36
就是辽沈战役等三大战役那一段,说一下决战东北的决策过程,主要讲其中的客观条件!
可以再详细一点儿吗?

1、东北地区有很丰富的自然资源 ,伪满洲国和日本统治时期工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很有基础。获取后可为解放全中国提供物质基础。 这个就不要详细说了吧,太多了,钢铁(抚顺)、煤炭(鸡西)等重工业所需原料,东北充足。新中国成立之初,东北成为重工业长子。可见资源的丰富。
2、从地理角度看东北地形闭塞(只要将山海关扼制在手,东北就在囊中),可以关门打狗,国军难以展开营救。剿共总司令卫立煌将兵力孤立在几个大城市,例如长春、沈阳、锦州。故容易切割包围,各个击破。此外临近苏联,万一出点啥意外,可以开路逃亡境外。 那时候抗战时期的马占山之类的都是这样的做的。
3、gongchandang曾经派往东北地区十万人开展工作,具有较为丰富的基础。例如陈云等。东北地区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土地和百分之八十六以上的人口已获得解放。并且进行了土地改革。
4、我军在东北的人数业已超过蒋军。国民党军总兵力约五十五万人,人民解放军已达一百零三万人,,人力物力充足。

当时除了一些大城市之外,东北境内的大片土地已经在共产党的控制之下,国名党被压缩包围在几个大城市里。另外全国的形式是采取战略反攻,夺取全面胜利,此时发动辽沈战役无疑是瓮中捉鳖,关门打狗,当然手到擒来。

解放军在各大战场上,只有东北战场在人数上超过了国军,并且东北工业发达,拿下之后对战争物资供应极为有利。且东北战场相对孤立,郭军难以呼应,难度较小。

鸭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