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两篇论文 1.中日关系发展过程中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2.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应从哪些方面促进中日关系的发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04:25:54

1.内政冲突的两个层面
中日内政的冲突确实影响着良性的外交关系。两者绝不是"单纯延伸",而是"复杂互动",有时甚至陷入"恶性循环"。中日内政的冲突存在于两个层面:
一、制度层面。"日本首相经常更换"令中国感到日本政治不值得信任、"不靠谱"。笔者曾在中国多种场合听到类似"因为日本老换首相,所以中方没法制订比较长期的对日战略政策"的说法。日本的这些"怪象"到底从何而来?选举制度、国际形势、舆论压力、国民对政治的不信任、人才不足等是直接而深远的原因。如何在健全竞争的选举环境下,培养能够承担国家未来的人才,日本政治恐怕还有一段路要走。
笔者也曾在日本多种场合听到类似"因为中国体制不透明,所以日方没法制订长期的对华战略"的说法。中国高层始终努力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在民间层面,围绕"要不要民主"也展开讨论,"民主是个好东西"正逐渐深入民心。尽管如此,由于国家的发展阶段、历史传统以及复杂国情等原因,中国的改革恐怕也还有一段路要走。
二、历史认识层面。许多中国人认为"日本人总不反省历史,不懂历史",不少日本人认为"中国人老提出历史问题,总有话说"。两国在历史问题上还有不少未解决的问题。
"制度"与"历史认识"的差异是两国内政冲突的两大来源,这使两国时有"互不信任"的情况出现,不利于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的发展。两国间某个领域遇到问题,双方都把问题归结于制度,解决不了问题就把原因归结于历史认识。今天中日关系的信任机制在某些方面还是空白。

2."总有办法,永不放弃"。中国人和日本人都认同这一哲学思想。笔者认为,中日应通过强化以下三种方式,尽可能避免冲突:
第一,首脑外交的机制化。"政治"是国家关系的根本。两国首脑频繁、定期的接触有两个好处:能够向国民展示两国间的友好关系,能够在最高领导之间开诚布公地谈论热点问题。无论从"象征"意义还是"实际&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