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理习惯,怎么改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4:54:16
首先把这个问题放在哲学分类里,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先说说我把,首先我感觉我有点想太多,想问题想的过于细致,基本上做任何事情,只要是做了就让人挑不出毛病来,因为你想到的我早就想到了,甚至想的比你想到的更加深刻好几个程度,因而我身边的朋友一般有什么问题都来咨询一下我,我也多多少少能给他一些信息,我的知识面涉及之杂,反正只要是我稍稍懂得的我都会说的很惟妙惟肖。这些都是优点,可是我的缺点更加可怕,那就是做事也过于细致,打个比方今天下午买耳机,买完都两个小时了,我心里还在嘀咕该买那个好,其实那个时候自己也知道买都买完了想也没有用,反正就是心思老是不能从这些小事上摆脱。总之我有点吹毛求疵钻牛角尖吧!我把他放在哲学里是因为哲学是研究思想的学科,我想在这里找寻答案!
那两个耳机音质什么的都差不多,优点缺点都基本一致属于一个档次产品。还有我经常说话什么的,说都说了说完了又觉得非常后悔,其实那样说也没什么,只是希望自己当时可以说的更加细致可以把某些内容说的更加完美一些。还有记得我有个朋友,其实那个家伙没什么不好的缺点只是做事过于没头脑,记得有回拿个家伙老摸我后脑勺,当时没有在意,后面知道那个是长辈摸小辈的意思,我不爽了一个下午,其实他摸我后脑勺的事情已经过去2个星期了,反正我就是这样有时候。其实我也不是小气,每次朋友有什么活动我掏钱的次数都是很多。总之我做什么事情都是这样做完了老后悔其实那样做也没什么。

在哲学里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态度。你的例子是耳机,我也给你说几个例子:有些有洁癖的人总是感觉自己不够干净一样;也当有些人觉得身体这痒那痒的,不自的就痒起来;也有人觉得自己在别人面前表现不好,不停的检讨自己;还有些爱漂亮的人总能找到自己有很多缺点存在等。这里头的原由除了受自己思想暗示之外还有就是环境和性格左右。若非说这是个问题的话,那这问题在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只是影响的程度不一样。我觉得这不是坏习惯,而是一种思维专注。看用在哪方面,给你带来的影响都是不一样。凡事无绝对,有好的一面就有坏的一面。比如说在古代有“杞人忧天”这一说。也是属于其中的一例。给这人带来的是烦恼,噩梦。如果我们更进一步细想的话,事情就不一样了。也许他就是未来的天文科学家呢!也比如你,有时往坏习惯方向做,这也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而不同的是有些人把它变成了好习惯!这在心里学里是思维转移,你需要的也是思维转移!让它往好的方向发展!就像牛顿的苹果落地,想出来的是地球引力,而不是有人拿苹果砸他!通过这种思维的转移练习,会慢慢好起来的!

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所以你的习惯没什么大问题,就是想太多了,有一点强迫症的倾向,是完全可以自己纠正的。
买耳机这类事,没有什么是非对错之分,所以买了之后就不用再想了。要是控制不住老想,可以专心去做更重要的事,比如学习、工作之类的。也可以去做体育运动或者休闲活动,让自己有些紧张的头脑放松下来。
习惯是长时间形成的,要纠正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有耐心。

你是一个很完美的“完美主义者”。
我也是,但是“见”了你之后,有种“小巫见大巫”的感觉。
有句台词我特别欣赏,我听了以后就醒悟了,与君分享:
“完美有时是一剂毒药,会给人以深深的伤害!”
追求完美是没有错的,除非你领悟到一件事:缺憾也是完美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追求完美,但是不应苛求完美,强求完美。

凡事过犹不及。
追求完美的人,通常是很“偏执”的人,比如我。而偏执,即是认真、执著的“过分”。

改正的方法:保持“觉察”!当你这么想这么做的时候,不妨笑笑自己:“嘿嘿!完美主义者!又偏执啦!”
我就是这么解脱的!试试吧。
这也是佛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