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正确的读音:“打量”中的“量”是第二声还是轻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7:00:13
本题出自: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补充习题》六下第15课。“量”字典中有两种读音:第二声和第四声,而“打量”一词中的“量”我们习惯上读轻声,不知是否正确?

是正确的,轻声。
见现代汉语词典。

(一)轻声词缺乏稳定性
语言是活的东西,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习惯(这种习惯也在变化着)。人们尽管在总体上受着规范的约束,但是各人实际的发音总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谁都难免带上自己发音习惯的印记。这种印记使北方人和其他方言区的人日中的轻声差异很大,这种差异既表现在轻声音节的读法上,更表现在一个词是否读成轻声词上。总的来说,北方人口语里的轻声词多,南方人的轻声词少。在实际日语中,即使同为播音员主持人,语音标准程度总体高于其他的职业者,北京籍的也比其他方言区的人(哪怕这个人的普通话说得很好)更多一些轻声音节。而“普通话是以北京的语音为标准音的,北京话却南城北城有差别,老年和青年说法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发音也不一样,不要说快说慢说时的细微区别了。”因而,同一个人对同一个词是否读成轻声也因时而异。
(一)轻声缺乏规律性
轻声类型复杂,规律性不强。仅就《现汉》而言,轻声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必读轻声的。第二,一般轻读、间或重读的。第三,读轻声和不读轻声区别词义的。第四,插入其他成分时,语音上有轻重变化的词语。第五,由双音节轻声词扩展而来的多音节词,在《现汉》中也有不同的情况。如“豆腐”是轻声词,“豆腐干、豆腐皮、豆腐乳、豆腐渣、豆腐脑儿、豆腐渣工程”中的“腐”皆是轻声。“玻璃”是两读词,“玻璃钢、破璃纸、破璃丝、破璃体、破璃砖”中“璃”却是轻声。“小姐”和“母亲”本是两读词,而在“礼仪小姐”和“母亲河”中“姐”和“亲”却为非轻声。
对轻声词语的分析可以看出,除了“结构助词、语气助词”之类读作轻声有很强的规律性外,其他的轻声词规律性不强,给人的印象是捉摸不定。表现在:第一,“词缀”不起类推作用。这是在学习、培训和测试中最难把握。如:许多教材都讲到“后加‘边、面、头’构成的合成方位词,其中的‘边、面、头’念轻声。”可是以2002年版的《现汉》为例,“头”和“边”结尾的方位词,“头”和“边”都念轻声;“面”结尾的方位词,“外面、前面、后面、上面、下面”中,“面”念轻声,“里面、左面、右面、南面”中,“面”念去声。第二,带“类词缀”的轻声词难以把握。有些双音节轻声词,往往是由一个相同语素作为轻声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