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什么中学生征文活动之类的比赛啊?说几个来,O(∩_∩)O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5:41:50

“我看博物馆--无形遗产与文化传承”中学生征文活动启事
博物馆是人们获取知识、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今年5.18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无形遗产”,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博物馆、上海中学生报联合举办征文活动。 征文内容:围绕“无形遗产与文化传承”这一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对于如何保护和传承祖国的多种多样的文化遗产,让博物馆功能发扬光大,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征文形式:题目自拟,文体不限,1200字以内。要求主题突出,语言生动,行文流畅,富有真挚的情感和独具个性的视角。 参加对象:本市在校中学生,分初中和高中两组。 奖励方式:将在来稿中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胜奖60名,入围奖120名,组织奖5名(除组织奖外,以上奖额初、高中组各占50%)。 颁发奖品、证书外,等第奖获得者将参加暑假期间赴外地文博考察夏令营,优胜奖获得者参加本市文博考察夏令营,入围奖获得者也有一份精美的纪念品。来稿截止至5月7日(以邮戳为准)。 联系方式:来稿邮寄至上海博物馆教育部(人民大道201号,邮编200003)或上海中学生报(长宁路491弄36号,邮编200050)。请在信封上注明“文博征文”字样。 小辞典:无形文化遗产 无形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中发布的最新定义,它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公约》从概念框架上对此定义作了具体的说明,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进而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