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老师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3:35:45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条件都理想)。实验以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为指标,试验结果如下
温度 (摄氏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35
在35摄氏度,昼夜不停的光照,该植物是否生长?为什么?(详解啊 我不太懂)
在10摄氏度,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植物是否生长?为什么?

还有
为什么培育无子西瓜是常用四倍体作为母本?做父本不可吗?

还有个
西瓜果皮深绿G对浅绿g为显性,红壤R对黄壤r为显性,大籽D对小籽d为显性 三对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西瓜的染色体数目2n=22(这个我不明白有什么用) 现在西瓜A为深绿皮黄壤小籽 B为浅绿皮红壤大籽 B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变为四倍体后再和A杂交得到杂种体细胞 在得到杂种植株,在得到单倍体植株(中间经过2步我没写) 问题是 得到单倍体植株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答案是3个 这个我也几乎不懂 染色体组为什么是3个 单倍体不是1个染色体组吗?有3个染色体组的杂种植株得到他的单倍体植株(单倍体不就是他的配子吗 如果是配子那就只有1个染色体组啊)不知道为什么还是3个染色体组 能用图或字母来解释就更感谢了 麻烦给讲一下 谢谢了!!!!
麻烦给我详细的讲下 马上要高考了 我一定要把这些问题搞懂谢谢大家了

1.植株生长是由于有机物的积累.有机物总量能增加,植株就能生长.

CO2的吸收量标志着有机物的合成量.

CO2的释放量标志着有机物的分解量.

以5度时为例.

光照吸收二氧化碳速度是1.

暗处放出二氧化碳速率为0.5

即:光合合成有机物速率是呼吸分解有机物速率的二倍.
但是呼吸作用是24小时都在进行的.光合作用只有白天的12小时在进行.

所以:就一整天(24小时)来算.光合形成的有机物与呼吸分解的有机物是相等的,有机物总量没有增加.所以5度时,植株不会生长.

35摄氏度时,光合速率为3.00 呼吸速率为3.35
光合时间为12小时(白天) 呼吸时间为24小时.
显然,不论时间还是速率,呼吸都占绝对优势.

因此,35度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是大量减少的.植物不能生长.

同理,10摄氏度时,光合速率为1.75 呼吸速率0.75 1.75*12大于0.75*24. 有机物总量是增加的. 所以10度时植物是生长的.

2. 培育三倍体西瓜时,理论上四倍体做父本或母本都是可以的.
经济方面考虑.因为多倍体的果实果肉肥大,营养丰富.所以用四倍体作母本,二倍体做父本.结出的西瓜优良.

3.楼主还不明白单倍体的概念.

单倍体指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

要明确:1.单倍体不等于一倍体.如:二倍体的单倍体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但只能叫单倍体,不能叫一倍体.).
四倍体的单倍体,含两个染色体组.
六倍体的单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
不论单倍体染色体组数是多少.只能叫单倍体.

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即两个染色体组的配子与一个染色体组的配子融合.形成含三个染色体组的受精卵.

想知道的话把悬赏调到100就有人会做了~这题在我高中的时候还会,现在都忘了~

问你的生物老师吧,或者贴在高考那里试试

这里用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式子:实际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