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下朱蠡尊的生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5:16:03

应为浙西词派的代表词人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

清代诗词人、学者。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科博学鸿词,以布衣授翰林院检讨,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曾出典江南省试。后因疾未及毕其事而罢归。其学识渊博,著述甚丰,其医著有《食宪鸿秘》三卷,系食物本草之类,现有刊本行世。 先世江苏吴江人,明景泰四年迁于浙江嘉兴府秀水县,遂为秀水人。清顺治六年,彝尊挈家移居嘉兴梅会里(今浙江嘉兴市王店镇),其故宅今为王店曝书亭公园。

朱彝尊作文、考据都擅长;诗歌工整雅健,与当时王士□南北齐名。他是清初一大词派的开创者,以他为代表的浙派(一称"浙西派")和以陈维崧为代表的阳羡派,在词坛并峙称雄。他经过 8年努力,于1678年辑成《词综》。此书选取唐、五代、宋、金、元词 660家,2250多首,以作者时代先后为序,附有作者小传和一些宋、元人的评语,其中存录了不少优秀作品,至今还不失为中国词学方面的一种重要选本。

朱彝尊认为词要"醇雅",不要多"硬语"、"新腔"(《水村琴趣序》)。奉姜夔、张炎为词坛正宗,他说:"词虽小技……有诗所难言者,委曲倚之于声,其辞愈微,而其旨益远。善言词者,假闺房儿女子之言,通之于《离骚》、变《雅》之义,此尤不得志于时者所宜寄情焉耳。"(《红盐词序》)这种论调在当时原是有为而发,所以他的词也有一些寄托兴亡之感的。朱氏又以为诗词有别,韩愈"欢愉之言难工,愁苦之言易好"的话,只适用于诗,"至于词或不然,大都欢愉之辞,工者十九,而言愁苦者十一焉耳","词则宜于宴嬉逸乐,以歌咏太平,此学士大夫并存焉而不废也。"(《紫云词序》)这种观点,对浙派词人和朱彝尊本人的作品都起了不良的影响。

朱彝尊所作的词现存4种,共7卷,500多首。《江湖载酒集》3卷,《静志居琴趣》1卷,《茶烟阁体物集》2卷,《蕃锦集》 1卷,都已收入《曝书亭集》。风格清雅疏宕,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为"疏中有密,独出冠时";并认为&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