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牌的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3:06:24
不要太长!古今中外的都可以

清明节又要到了,天气也变得潮湿了。走在公园的小径,看着路边的小草,已经由鹅毛黄变成橄榄绿了,细长的叶上露水晶莹闪烁,清风吹过小草轻摇,露珠闪亮一如少女的明眸。不远处的池塘中,一泓清水在微风中泛起细密的波纹。池塘边的凉亭给人一种古典的美感,这种建筑风格与苏州园林还颇有几分相似呢。静静地坐下去,看孩童们嬉戏打闹, 人们打着太极拳,这种清幽,静谧的感觉让人沉寂下来。

  不经意间看到了池塘边上的几颗柳树,修长的叶子和骨感的枝条给人一种简约的感觉。这样的柳树好像在哪见过,那么熟悉的感觉。哦,是的,是童年家乡河边的柳树,只是那时的柳树我看得更为真切。童年那欢乐的时光啊,像电影一般在我的脑海闪现。那时春天一到我就甩下厚重的小棉袄,在暖暖的阳光下抓蝴蝶,我最喜欢黄色的蝴蝶,见到一只就能追着很远一段路程。那黄色的蝴蝶舞姿轻盈,飘逸而洒脱,全然忽视了我的存在,都说蝴蝶飞不过沧海,而我的小脚步却追不到蝴蝶那薄纱般的翅膀。

  每年的清明节父亲都带着我到离家不远的那条小河旁去折柳树枝,淅淅沥沥的小雨过后,天地一片葱茏。泥土散发清新的气息,油菜花飘香,草木青翠,燕子呢喃细语,小河流水哗哗地响,清澈见底的水面,一片烟雨朦胧的景象。父亲会用柳枝给我做柳笛,吹起来笛声悠扬,仿佛我就是那牧童,在行人欲断魂的节气里,依旧悠闲地吹着柳笛,骑在黄牛的背上优哉游哉。遗憾的是那时的父亲没有杜牧享受到的杏花村酒家的美酒。

  扫墓祭祖的时候,爷爷总会对我重复着同一段话:“你太爷爷当年酒量可不小啊,可惜他这嗜酒的习惯也拖垮了他的身体。在八十多岁得病那年,医生嘱咐你太爷爷不能饮酒,他就真的做到滴酒不沾了。到最后我们给他拿来了酒,对他说可以喝了,你太爷爷就淡淡地笑了,说:‘我知道医生同意我喝酒了,我也就快要走了。’果然,没几天你太爷爷就离开了人世,你太爷爷是非常喜欢你们这些小孩的……”

  现在爷爷也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很健康。今年的清明节爷爷还会讲那段相同的话吧?“清明节里你爷爷那段‘招牌’故事想必你已经听烦了吧?”奶奶去年就曾这么问我。“没有,我还要再听二十遍,三十遍呢。”呵呵,奶奶开心地笑出了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