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一个文人的故事,谁知道是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6:44:40
故事是说,古代一个有名的文人小的时候和朋友在外面玩又累又渴,看见一棵橘子树长满桔子成熟了很漂亮,别的小孩都争先恐后的去摘桔子,唯独他不去。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路边没人管的有没人吃的一定是酸的。其他人摘下来吃果然是酸的。
小时候看的,谁知道出处。

世说新语 刘义庆
雅量第六

此必苦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和一群小孩一块儿玩。发现路旁的李子树上结了很多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小孩们都争先恐后,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一人站在那里没去。有人问他,他答道:"树在道边,结了那么多果子却没人摘,这肯定是苦李子。"摘下一尝,果然如此。

王戎摘李
许衡摘梨

《世说新语》(刘义庆)中关于“竹林七贤”王戎小时候的故事

不是摘橘子,是摘梨子。那人叫许衡
原文: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凡丧葬嫁娶,必征于礼,其乡学者寖盛。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帝欲相之,以疾辞。卒后,四方学士皆聚哭,有数千里来祭哭墓下者。谥文正。"(《元史·许衡传》)
今译:许衡元朝河内(今河南省黄河以北焦作市中站区)人,字仲平,博学多识,教学有方,许多人士都来追随他求学,自己题书斋匾额叫“鲁斋”。
早年许衡曾经跟很多人一起逃难,经过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由于行走长远路途,天气又热,喉干口渴,同行的人发现道路附近有一棵梨树,树上结满了梨子,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摘梨来解渴,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在树下,连动也不动,大家觉得很奇怪,有人便问许衡说:“你怎么不去摘梨来吃呢?”许衡回答说:“那梨树不是我的,我怎么可以随便去摘来吃呢?”那人说:“现在时局这么乱,大家都各自逃难,这棵梨树,恐怕早已没有主人了,何必介意呢?”许衡说;“纵然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
平日凡遇丧葬婚嫁时,许衡一定遵照风俗礼仪办理,全乡人士,都受感化,乡里求学的风气,逐渐盛大。乡内的果树每当果实成熟,掉落在地上,乡里小孩从那边经过也不看一眼,乡民都这样教导子弟,不要有贪取的心理。许衡的德行传遍天下,元世祖闻知,要任用许衡为宰相,但是许衡不慕荣利,以病辞谢。
许衡去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