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根火柴阅读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0:38:07
文中为什么称作“无名战士”

《七根火柴》教案
教学设想
本文故事感人,容易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应以对人物
形象的分析和对主题的把握为重点。
明确本文紧扣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写法和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提问时应以分析人
物形象为主线,引导学生展开充分讨论,理清语言的深层含义。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火柴,在我们今天看来,也许是毫不起眼的事物。但谁又能想到,这小小的火柴在
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会跟~个人甚至整支部队的生死存亡密切相关呢?在红军
长征时艰苦卓绝的生活里,这小小的火柴正折射出了红军英雄们伟大人格的光辉。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七根火柴的故事。
二、作者简介:
王愿坚,山东省诸城县人,现代作家。1954年起开始创作短篇小说。其代表作有
《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等。
三、学生阅读“自读提示”,疏通字词读音。
掌握下列加点字的音、形:
擎刹时寒颤青稞腭下蓦地
篝火一瘸一拐一张一翕小心翼翼
四、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以“七根火柴”为题,请把小说中直接写到“火”和“火柴”的地方找出来,分
析一下它们的作用。
(理解)课文中五次直接写到“火”和“火柴”,前两次突出对火、对火柴的渴求,第三
次则由火柴体现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后两次则强调火柴的价值与作用。小说以“火柴”
为线索,随着线索由隐到明安排了曲折的情节,环环相扣,塑造形象,表现主题。
2.课文以“火柴”为故事线索,可以划分为几个段落层次?分别概括出每段的段意。
(理解)课文围绕“火柴”安排情节,组织材料,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5):通过写卢进勇的观察和感受来描写环境,表明了对火柴的渴望。
第二部分(6一22):无名战士托卢进勇将火柴带给大部队的感人情景。
第三部分(23-26):写无名战士奉献的火柴所起的作用,给部队带来的温暖。含蓄
地赞颂了无名战士的品质。
3.课文以“火柴”为线索又是怎样写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