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页岛的历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1:56:52
库页岛在清朝的时候属于那个辖区管辖?

库页岛历史沿革
  库页岛为黑龙江口外岛屿。又作“窟说”(音悦)、“屈设”、“骨嵬”、“苦夷”、“苦兀”、“库叶”等。俄国称“萨哈林岛”,日本称“桦太岛”。库页岛西隔鞑靼海峡与大陆相望,南隔拉彼鲁兹海峡(宗谷海峡)与日本北海道相对。原为中国领土。据《黑龙江乡土录》载:“亚洲之东,太平洋中有岛曰库页,距混同江(黑龙江)入海之口约七十里,实为口外之屏蔽。面积袤广,与台湾相埒,地面多山,矿产煤铁甚富。是岛又名萨哈连,即《明史》所谓苦夷也。居民为库页、赫哲、费雅喀、鄂伦春等部族……”,“多业渔猎,又能使犬、使马、使鹿,以供运输”。鱼不但是他们的主食,而且有以“鱼皮为衣”者。唐为窟说部,属黑水都督府管辖;金属胡里改路,“统谓之海上女真”;元称骨嵬,属水达达路;明属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所辖,曾在岛上设波罗河卫、囊哈尔卫和兀列河卫;清初由宁古塔昂邦章京(总管)管辖,后隶三姓副都统,并设姓长、乡长管理。从18世纪末开始,日本和俄国相继渗入,侵占库页岛,日占南部,俄据北部。1855年(清咸丰五年),俄日背着主权国中国签订条约,互认两国占领现状。1860年(清咸丰十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库页岛被沙俄割占。1875年(清光绪元年)俄日签订《库页岛千岛交换条约),俄以所占千岛群岛中的18个岛屿换取日占库页岛南部,全岛终归沙俄独占。日俄战争后,根据1905年《朴茨茅斯和约》,库页岛南部(北纬50度以南)又归日本。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库页岛南部复归苏联。东距江 庙街 又作“庙屯”、“庙尔”。黑龙江口重镇。位于黑龙江口北岸,口约80公里,俄罗斯称“尼古拉耶夫斯克”。古代居民为吉里迷人(清代称费雅喀)。唐代为黑水都督府辖地,元为水达达路管辖,并受设在奴儿干城的东征元帅府保护,明代属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清代由宁古塔(吉林)将军所属三姓副都统管辖。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以涅维尔斯科伊为首的沙俄侵略军再次侵入黑龙江口,非法占领了黑龙江口附近的庙街,升旗占地,建立军事哨所,并以尼古拉一世的名字将庙街更名为“尼古拉耶夫斯克”。1856年(清咸丰六年)末,沙俄悍然宣布成立以庙街为中心的所谓“东西伯利亚滨海省”,首府设在庙街。1858年(清咸丰八年)和1860年(清咸丰十年),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包括庙街在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