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为什么会死人那么多人,原因是什么(致死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3:11:13

原子弹有五种杀伤因素,既有快如闪电、比太阳光还亮的光辐射,即热辐射,又有形同飓风的冲击波;既有早期可使人致命的核辐射,又有斩不断、理还乱的长期放射性污染。除这些杀伤因素之外,还有一种电磁脉冲,它被称为原子弹的第五大破坏因素。

这些杀伤因素几乎同时作用于一瞬间,事后留下放射性污染,通讯设施的破坏等等,使包括灭火,抢修在内的救援工作难以进行。
势不可挡的冲击波所到之处,席卷万物,使建筑物倾刻倒塌,砂子、砖瓦横飞,破坏了的电器,灶火、煤气管道发生火灾。室内各种家具、用品,特别是玻璃制品,在冲击波作用下,个个一反常态,四处横飞,在室内、院内、街上处处伤人。据专家预测,在核武器袭击下,会有相当多的人员伤亡在类似这种间接产生的杀伤因素之下。
至于光辐射带来的大火造成的破坏也十分惊人。曾有人估算,广岛原子弹爆炸时,靠爆心的地面,固体物质被加热到3000——4000℃,即使在距爆心1.1公里远的地方,温度也超过1600℃。这样高的热度能使飞机、坦克像回过炉的废铁,而火炮阵地、通讯中心就仿佛是堆堆塑料玩具……。
电磁脉冲效应会使大气电离,严重干扰通信等电子系统,影响作战甚至使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失效。至于瞬时核辐射和剩余辐射即放射性沾染却是不可忽视的杀伤因素。

爆炸瞬间直接炸死,烧死的,房屋倒塌后砸死的,核辐射会让人致病,最后病死的。还会污染当地的土壤和水,如果水流到下游,被人畜喝了,还会致病。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方式主要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电磁脉冲及放射性沾染。光辐射是在核爆炸时释放出的以每秒30万千米速度直线传播的一种辐射光杀伤方式。1枚当量为2万吨的原子弹在空中爆炸后,距爆心7000米会受到比阳光强13倍的光照射,范围达2800米。光辐射可使人迅速致盲,并使皮肤大面积灼伤溃烂,物体会燃烧。冲击波是核爆炸后产生的一种巨大气流的超压。一枚3万吨的原子弹爆炸后,在距爆心投射点800米处,冲击波的运动速度可达200米/秒。当量为2万吨的核爆炸,在距爆心投影点650米以内,超压值大于1000克/厘米2。可把位于该地区域内的所有建筑物及人员彻底摧毁。早期核辐射是在核爆炸最初几十秒钟放出的中子流和γ射线。1枚当量2万吨的原子弹爆炸后,距爆心1100米以内人员可遭到极度杀伤,1000吨级中子弹爆炸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