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答吕姜山》部分翻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8:46:53
寄吴中曲论良是。“唱曲当知,作曲不尽当知也”,此语大可轩渠。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丽词俊音可用。尔时能一一顾九宫四声否?如必按字摸声,即有窒滞迸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弟虽郡住,一岁不再谒有司。异地同心,惟与儿辈时作磻溪之想。
完整翻译的重重有奖!!!!

寄信到吴中(吕姜山在浙江,因此称之)讨论什么才是戏曲中的好的和对的。“《唱曲当知》,作曲方面不是都非常好哦”,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哦。当凡我们作文应该以意趣神色(这是汤显祖的理论,这里不翻,等等探讨)作为主要。这四个方面做到了,才去考虑好的词美的调去使用。那是能够把九宫四声都面面俱到么?如果刻意的去按着字去揣摩声韵,就会有阻塞不畅,分散拖拉的窘状,恐怕不能写出好的句子。我虽然就住在当地,当已经有一年没有去拜访官吏了。虽然在不同的地方,却有一样的想法,只想和年轻人一起畅想。

  几个翻译要点:1,吕姜山:名溉昌.号玉绳,浙江余姚人,汤显祖同年进士,曾将吴江沈其所作的《唱曲当知》与沈珠对(牡丹亭》的改本《同梦记》寄给汤显祖。本文即是汤显祖对《唱曲当知》的评论。2.轩渠:笑悦的样子。原指儿童
  举手耸肩欲就父母之状。“渠”通“举”。3.九宫四声:“九宫”是各种宫
  调的泛称,“四声”是指字的平上去入四声。4.窒滞进拽:阻塞不畅.分
  散拖拉。5.有司;官吏。古代设官分职,事有专司,故称。6.磻溪:
  一名瑞河,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相传吕尚(姜太公)曾垂钓于此,而遇文王。

  小评:在明代中叶的戏曲创作中,曾出现了两大理论派别:一是以沈珠为代表的格律派,一是以汤显祖为代表的言情派。这两派由于对戏曲创作的不同理解与认识,曾爆发了戏曲史上有名的“沈汤之争”。
  《答吕姜山》这篇书信体的小品文,鲜明地反映了汤显祖的戏曲创作思想。首先,戏曲创作不能单纯强调格律,他反对因按字模声而损害作者思想感情的表现,也否定因拘泥于寻宫数调而损害丽词俊音的使用,强调作品的思想内容比形式更为重要。再者,这篇小品文认为一个好的剧本应包括“意、趣、神、色”四个方面,也就是作者的意旨和风趣,作品所表现的感情和声韵文词,这四者概
  括起来,也即是内容与形式两个范畴。汤显祖主张创作以表达感情为主。他说过“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要求突破传统思想和创作方法的束缚。这篇小品文篇幅不长,却旗帜鲜明地反映了汤显祖戏曲理论的根本观点,显示了作为反封建斗士的进步的文艺思想。明代著名的戏曲批评家沈际飞在评论“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之句时说:“作四剧得力处。”说明了汤显祖戏曲创作所取得的成就同他的戏曲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