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业力,被杀的来生会报仇,他会记得这么清楚还是别有定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7:03:36
如果这个真的,那这个业力所致也是规律,上帝创造世界,就是令这些规律能很好的协调起来形成美妙的宇宙。 太初有道,这道哪个高,无人知道。

基督教说过了上帝创造一切,你佛教包容不了他的。看来只有自己去寻找真理,去多学习才了解更多。

我都在这里发问很多了,很多自以为懂的人指指点点,你不知道你看经文才看了几年?圣经,佛经,古兰经你都看了吗

希望来个道行高点的来回答

这个不叫做定数,原因是定数是指无可改变的,但业报却一直不同。 每个人的业报,每件事的业报都会有不同。他也许会记得,也许不会记得。但走向解脱之道的圣者在修行过程中会看到,解脱圣者会完全了解业报。 业报之说是佛陀所觉悟而宣说出来的,而佛陀更宣说了中道。 因此业报只是让我们去了解真相,但对于解脱还是有距离的。 要解脱就必须遵循中道。 因此相信佛陀是佛弟子最基本的‘信’。但您的说法和佛陀有别,因此在选择上还是会倾向于佛陀,因为佛陀是无上解脱圣者。

佛陀说世界并不是有人创造的,而是因缘聚合而形成的。佛经看得多并不等于他走向了解脱之道。 再多的经文如果缺乏实行,那么这些只是知识。这里也许有行为清净的圣者,因此最好避免以看过多少佛经之类的标准来衡量。以下是在法句经里的佛陀开示。愿与您共勉之。

知识不等于证悟(南传法句经故事集)

虽然经常诵念经文,但放逸而不奉行的人,
像替人放牧的牧牛人,不能得到清净行的法益。
经文背诵虽不多,但确实奉行,灭除贪、瞋、痴,
如实知见,内心清净,生生世世不再执着的人,
真正得到清净行的法益。

有两位出身高贵家庭的比库是好朋友,其中之一精通三藏,娴熟于唱诵并弘扬经文。
他教导众多比库,而成为十八个比库团体的指导老师。另一位比库则在热切精进的修行之后,证得阿拉汉果,并且透过止观的禅修而证得卓越的能力。
有一次,证阿拉汉果的比库到只树给孤独园向佛陀顶礼问讯时,这两位比库碰面了。
精通三藏的比库不知道他的朋友已经证得阿拉汉果,反而轻视他的朋友,认为这老比库对神圣的经藏所知不多,因此决定盘问他几个经藏的问题,佛陀知道他这种不友善的居心,也知道他一定会自取其辱。
所以,佛陀出于慈悲心就去探视两人,以避免熟悉经藏的比库取笑他的朋友。佛陀并且亲自提出问题,他问熟悉经藏的比库有关禅那和道果(透过禅修而得到的高级境界),熟悉经藏的比库无法作答,因为他只知道教导别人,自己却不亲自修行。另一位比库由于精进奉行佛法,已经证得阿拉汉果,所以回答了所有的问题。佛陀因此赞叹阿拉汉比库,而对熟悉经藏的比库不赞一词。
其他比库不明白为何佛陀大力称赞证得阿拉汉果的老比库,却没称赞他们的指导老师,佛陀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