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红细胞探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2:41:50
麻烦大家说说大致的步骤,谢谢~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

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一组实验

细胞膜的选择通过性是“细胞结构与功能”一节的难点内容之一,也是第2章“渗透作用原理”,“根对矿质离子选择吸收”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把学生带进实验室,使用直观手段教学,不但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引起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浓厚兴趣。

一、演示扩散、渗透作用装置

1.演示扩散装置:将1粒高锰酸钾轻轻放入1杯清水中,让学生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了解扩散作用的原理。

2.演示渗透装置:如图1所示,让学生思考,推测实验结果,为理解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打下基础。

图1

二、演示红细胞的渗透反应装置

取3支试管,第1支试管加入2mL 0.9%的生理盐水、第2支试管加入2mL蒸馏水,第3支试管加入2mL10%的氯化钠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哺乳动物红细胞悬浮液,震荡混匀,放在试管架上。引导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3支试管中将分别出现何种结果,其原因是什么?在学生思维活动展开并形成一致性结论后即板画出红细胞的3种不同形态(图2),说明红细胞对水是自由渗透的,水能够借浓度梯度被动地透过细胞膜,从而引起红细胞吸水膨胀破裂(溶血)或失水皱缩。

图2

那么正常细胞在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时,能否也遵循高浓度低浓度的扩散原理,被动地吸收各种不同分子量的物质呢?

给学生分发实验材料、用具及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2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设想。最后教师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归纳出一个正确的设想,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来加以验证。

三、学生实验——细胞膜被动吸收的验证

1.实验原理 红细胞对水是自由渗透的,但对大多数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在等渗条件下,稀释的红细胞悬浮液呈浑浊状且透光性差。但当红细胞溶血后,其悬浮液就变得透明且光线容易透过。本实验用稀释的红细胞悬浮液在不同溶质中是否出现溶血现象,来验证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2.材料、用具 量筒、试管和试管架、秒表、红细胞悬浮液、蒸馏水、乙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