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孵化应注意事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4:41:57
我现在养殖山鸡准备自己搞孵化,我没有用孵化机是用电热毯,请教各位朋友应该注意哪些?

1.种蛋的入孵
  入孵或称上蛋。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即可上蛋正式开始孵化。种蛋在保存期间一般温度较低,为使上蛋后能很快地恢复机内的温度,在孵化前12小时左右即先把装好盘的蛋架推至孵化室中进行预温。上蛋的时间可在下午4时以后,如此大批出雏时可以赶上白天,工作比较方便。上蛋的方法依孵化机的规格而异,一般是每3~5天上1次蛋,每次上1套蛋盘。入孵时使每套蛋盘在蛋架上的位置互相交错起来,以便“新蛋”和“老蛋”能互相调节温度。通风和调温性能良好的现代孵化器,可1次装满种蛋,或分区、分批上蛋。
  2.孵化条件的控制
  由于孵化机已经机械化、自动化,管理非常简单,主要注意温度的变化,观察控制系统的灵敏程度。遇有失灵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注意孵化机内的湿度。非自动调湿的孵化机,每天要及时往水盘内加温水,要注意湿度计的纱布在水中容易因钙盐作用而变硬或沾染灰尘和绒毛等,影响水分的蒸发。必须保持清洁,应经常清洗或更换,湿度计的水管只盛蒸馏水。孵化器的风扇叶片和蛋架等均应保持清洁,无灰尘,否则影响机内的通风,污染正在孵化的胚胎。应经常留意机件的运转情况,如电动机是否发热,机内有无异常的声响等。孵化的温度、湿度、通风和翻蛋等始终控制在最佳范围。
  3.照蛋
  为了解胚胎的发育情况并及时剔除无精蛋和死胚蛋,一般在孵化的第7天、第14天和第21或第22天进行3次照蛋,通过照蛋观察胚蛋的发育情况。
  ⑴正常发育胚蛋。通过头照可见蛋黄扩大并偏于一侧,胚胎已发育成像蜘蛛形状,其周围血管明显分布,并可看到胚胎上的眼点。将蛋微微摇动,胚胎亦随之而动。通过二照可见除气室外,其余部分都布满了粗大的血管,尿囊血管在蛋的小头合拢。通过三照可见胚胎发黑、气室大,逐渐向一侧倾斜,倾斜的边缘为卷曲状,气室中有黑影闪动,且摸蛋发热。
  ⑵无精蛋。头照发现蛋颜色发淡,其内部没有什么变化,隐约可见蛋黄的影子,看不到血管。
  ⑶死胚蛋。头照发现的死胚蛋无血管,蛋的内容物混浊而流动,或有残余血丝,或可见死亡的胚胎阴影。三照发现的死胚蛋,气室小、界限不明显及混浊不清;蛋小头内颜色不发黑,且摸之发凉。
  4.落盘
  入孵到第21或第22天,把胚蛋移入出雏盘或出雏器,同时调整温、湿度使之符合出雏的相应条件。落盘与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