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轻说明车子安全性不好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6:27:24

这样的理解是绝对错误的。那么车身的安全性以及车辆行驶的情况下车身的重量和风阻系数是有绝对的联系的。要知道,一些跑车型的车,车身都比较轻,还有一些铝合金的车身的轿车的车身重量都是很轻的。降低车身重量的原因就是为了节油,那么降低了车身重量,厂家就在告诉状态下增加了风阻系数,以增加高速行车的安全性,所以,车身的过重在某些程度上说明了这个厂家的技术还不成熟,而成熟的厂家现在都大量采用铝合金的车身以及发动机等等。

  不是这样的。

  汽车安全涉及的领域很广,是一个系统工程,很多因素相互牵制,相互制衡,但其中又有规律可循,不能仅仅靠重量,钢板厚度,车身尺寸等一些表面的量化因素来衡量一辆车是否安全。
  现在现在几乎所有汽车厂商在宣传自己产品的安全性的时候都不再说钢板厚薄车重安全,而是强调“结构”强调3H车身和碰撞吸能技术。
  事实上无论德系美系还是日系,在时速达到60公里以上,钢板厚薄差0.几毫米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平面的抗击能力对安全性能基本没有影响。真正能够影响整车安全系统的因素是“结构”是由整车具有“抗辩”能力的骨架在决定安全性能。只有将撞击时唯有尽最大能力的去“吸能“才能有效防止驾驶室变形。
    车重相反危险,车体越重将会直接照成制动距离拉长,这反而是一种不稳定的因素。实际上把车造重很容易,造轻却很难包括现在各大厂商开发的铝合金钢铁发动机,尽量把钢板减薄,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把车造得更轻,以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而更重要的是车轻也使刹车时惯性减小,从而缩短制动距离,确保车辆安全。 钢板越重越安全这已经完全是过时的观念,就如同老司机会教导新司机冷车要热车的道理一样,他们的观念停留的不是在这个时代而是过去,车身安全性能道理也如此。
  现代科技汽车技术发展到今天车身重量早已不是炫耀安全的资本,真正保证高速稳定性靠的是车辆的造型。

通常所说的车身轻重是指车身钢板厚度,比如说德系车比日系德重量重,也更加安全,是指日系用的钢板厚度远远低于德系车,这两种车相撞,在其他性能差不多的情况下,倒霉的肯定是日本,毕竟外壳太软......
给你几个车型比较一下

车型 整车装备质量 (公斤)

广州本田飞度手动档基本型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