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病毒太猛了,高手来帮帮忙,exe.EXE病毒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6:21:56
中毒后发现所有exe文件(包括其他盘的)边上生成了 (原文件名).exe.EXE文件,有些则直接感染exe文件(文件的修改日期都被病毒修改成了当天的日期),双击则生成大量的.tmp和.tmp.tmp文件,并自动运行大量同名进程,造成CPU占用率100%。还有些文件夹下自动生成了由6位以上英文加数字随机组合而成命名的EXE文件,其描述均为乱码,双击则运行同名进程。该病毒繁殖能力十分凶猛,卡巴最新的病毒库也查不出毒。大家帮帮我,不杀清楚我怕重装了还有。

exe.exe(数据流)病毒的简单查杀方法

HKLM\SYSTEM\ControlSet001\Services\ICF\ImagePath: "C:\WINDOWS\system32\svchost.exe:exe.exe"
由此,我们知道:这个数据流病毒exe.exe附加到了系统程序C:\WINDOWS\system32\svchost.exe上。

作者给出的删除办法是:下载一个工具NTFSDataTest,检测C:\WINDOWS\system32\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此后找到C:\WINDOWS\system32\svchost.exe:exe.exe
,最后,用NTFSDataTest删除附加到C:\WINDOWS\system32\svchost.exe上的exe.exe。

其实,如果你手头没有(或一时找不到)NTFSDataTest一类工具,也有办法干掉C:\WINDOWS\system32\svchost.exe:exe.exe。

前提是:
你的硬盘除了系统分区(NTFS格式)以外,还有一个FAT32格式的非系统分区(如:FAT32格式的D分区)。

操作也很简单:

找到已“鬼附身”的那个C:\WINDOWS\system32\svchost.exe,拖拽(复制/粘贴也行)到FAT32格式的D分区的任何一个目录下(根目录下也行)。
然后,再将刚才拖拽到D分区的那个svchost.exe拖拽回C:\WINDOWS\system32\目录下。这样,原先那个“鬼附身”的svchost.exe就干净了。
原理:FAT32格式不支持数据流。带数据流的文件进入FAT32格式分区时,数据流文件自动丢失。

以下三个附图是去除卡巴斯基留下的数据流文件的例子(处理被病毒“附身”的文件与此相同)。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