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六个月睡觉会出汗,且是粘的。去医院做血常规,医生说多补营养,请贵人帮忙分析一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2:52:35
红血胞5.34 单位:10^12/L参考值:3.9--5.9
血红蛋白130 单位:g/L 参考值:116--179
红细胞压积0.392 ↓ 参考值:0.42--0.49
平均红细胞体积73.4 ↓ 单位:fL 参考值:80--98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24.3 ↓ 单位:pg 参考值:27--35
平均红细胞蛋白浓度332 单位:g/L 参考值:320--360
血小板266 单位:10^9/L参考值:99--303
白细胞6.5 单位:10^9/L参考值:10^9/L4--10
粒细胞百分比0.200 ↓ 参考值:0.46--0.77
淋巴细胞百分比0.706 ↑ 参考值:0.19--0.47
单核细胞百分比0.094 参考值:0.03--0.0.10
粒细胞数1.3 ↓ 单位:10^9/L 参考值:1.8--6.4
淋巴细胞数4.6 ↑ 单位:10^9/L 参考值:1.0--3.3
单核细胞数0.6 单位:10^9/L 参考值:0.2--0.9
红细胞分布宽度(SD)41.6 单位:fL参考值:39--46
红细胞分布宽度(CV)0.167↑ 参考值:0.109--0.154
血小板分布宽度10.3单位:fL
血小板平均体积8.9单位:fL 参考值:7.6--13.2
大血小板比率0.199. 参考值:0.13--.43

婴幼儿期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加上小儿活泼好动,有的即使晚上上床后也不得安宁,所以入睡后头部也可出汗。所谓生理性多汗,是指孩子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家长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决定小儿的最佳环境温度,喜欢给宝宝多盖被,捂得严严实实。孩子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而且又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代谢非常旺盛,再加上过热的刺激,只有通过出汗,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此外,小儿在入睡前喝牛奶、麦乳精或吃巧克力等也会引起出汗。有的家长在孩子入睡前给其喝牛奶、麦乳精等,小儿入睡后机体大量产热,主要通过皮肤出汗来散热。另外,室温过高、或保暖过度也是小儿睡眠时出汗的原因,这些都属于生理性的出汗。

病理性出汗是在小儿安静状态下出现的,如佝偻病的出汗,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小儿头部明显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婴儿经常在睡觉时摇头与枕头摩擦,结果造成枕部头发稀疏、脱落,形成典型的枕部环状脱发,医学上称之为“枕秃”,是婴儿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只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佝偻病就可以得到控制,出汗也就会自止。

假如小儿不仅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多数是有病的表现,最常见者是结核病。结核病还有其他表现,如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结核病的病儿白天活动时易出汗称为虚汗,夜间的出汗称为盗汗。如怀疑孩子感染了结核,应做肺部X线检查或做结核菌素试验以便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心脏病、糖尿病(低血糖时)、结核病或睡眠时呼吸不顺畅,因身体内在的压力(病变)促使交感神经始终处在紧张状态,也会出现“夜睡盗汗”或是“手脚出冷汗”的现象,此则为长期的症状,父母如果不放心,可以带宝宝到儿科诊所或医院检查,听听心跳声有否异常、摸摸肚子有无肿块(瘤)、上呼吸道是否通畅或有无过敏体质等,以除却心中的疑虑。

临床观察所见,盗汗患儿以内热多见,一是脾胃积热,一是阴虚内热,热逼津液外出,于是盗汗不停,热不清,汗就不可能止。欲除盗汗,必清其热。

脾胃积热的患儿,可见饮食旺盛或减退,精神好,大便秘结,常数天一行,虽然消瘦也不感疲乏,一天到晚玩耍不停治疗原则须清热通便,使热下出。

最多的要数阴虚内热类型,由于长期盗汗,使津液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