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以大学生为被试的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4:37:15
我的论文是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安全感的关系研究。因为自己对这个群体感兴趣,所以就做了。结果老师说,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适合青少年做,建议我改对象为高中,说是大学生和父母接触少了做这份问卷不合适了。但是我查了很多参考资料,做大学生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大有人在,但是都没说明为什么可以这样做。所以我想知道可以用什么理由说服我老师呢?我自己想的理由是:虽然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年和少年期的影响较大,但这种影响不是到成年后就停止的,而是延续一生的,所以虽然我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调查出的是大学生们在小时候的印象和受到的影响,但仍然会在现在对他们继续产生影响,因而可以用在大学生身上。
希望大家能给我一些建议,非常感谢!!!

我认为大学生会好些,年纪小了,根本不了解现实,就是大学生对社会,父母人生会有更好的体验,大学是成长的缓冲地。这根本不是只会有叛逆心理的高中生能比的

我认为你说的是对的,正如那位 zzz2008yyy - 经理 五级的仁兄所说,大学生才能了解到人生,但是你老师说的也有可吸取的地方。

我觉得
你写大学更好

你可以从教养方式对子女的长期影响这个方面来考虑,读大学接触固然少,但是父母潜在的教养方式进一步内化为了大学生的各种差异。

我觉得对象改为高中生好些```
我是个高三的学生,我的家庭很特殊,我觉得我的家庭是个失败的家庭,我深刻的认识到父母的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
我现在患上抑郁症了,也是由我的家庭的教育方式造成的`
所以,我觉得你可以改为高中生。虽然可能有的高中生并不能认识到这一点。但你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可以间接找出答案的问题`

我支持楼上的观点,潜在教育会影响大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他们在解决许多问题上或者认识问题上都是以从前的教育为基础来认识和解决问题的`

还有你是学什么专业的?我对这个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