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为何有东西南北之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8:35:48
例如:西汉、东汉,北宋、南宋。

西汉是刘邦所建定都长安,长安在黄河以西,故称西汉。东汉是因为西汉权臣王莽自立为帝,后被刘秀起兵所灭,刘秀恢复大汉皇朝后定都洛阳,洛阳在黄河以东,故称东汉。

这主要是为了区分一个时代的不同时期或具有相同名称的朝代,一般是根据都城的位置,也有以政权的位置.
如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这是因为西周的都城宗周(镐)在西,即现在西安市区;周平王迁都洛邑,位于东方,所以这段时期的周称为东周.其实这是同一个朝代.
汉代分为东西汉,也是以都城的地理位置来分的.长安在西,洛阳在东.当然,早在汉末就有前汉和后汉的说法,如诸葛亮<<出师表>>.
其他以都城地理位置命名的还有晋朝,长安在西,而建康则位于江东.
以政权方位的有:北魏、北周、北齐、西魏、东魏,而大致在南方的政权则加以南字以示区别,如南齐、南梁、南陈等。
还有以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在后出现的同名朝代名称前加上了后字表示,如五代十国时期,五个朝代名称都加上后×,因为之前已经出现了梁、唐、晋、汉、周等朝代。
这些加上了东、西、前、后等区别字样的都是后人为了研究方便加上的,而是不是这个朝代当时的正式名称。有的朝代虽然加上了这些区别词,也不能当成两个朝代,如东西周、东西汉、东西晋、南北宋,他们都只是同朝代的两个时期。

楼主所提到的西汉与东汉,北宋与南宋,都是历史学家根据都城的位子来命名的.
在古代,是没有西,东,南北之分的,都是后世为了加以区分,所以才在它们的国号前面加的东南西北. 如西汉先建立,因为它的都城在后继着东汉的西面,所以它就叫西汉,后者就叫东汉了. 南北宋也是一样的.不同的是,都城的位子从西东关系变成了南北而已.
还有一种命名方式,楼主没有提到,就是前后.这里的前后,是在同一时期,先后出现了两个同一个国号的国家,例如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后秦,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后蜀.后世史学家为了更好分辨,才在他们的国号前面加了前后,并不是原来国号里就有前后的

在这些朝代的中期一般都有叛乱或者战争,原来的首都可能被毁,皇帝或者他们的子孙就把都城迁到了别的地方,但是还是沿用原来的国号。其实在当时是不分东南西北什么的,后人为了加于区分才加上了。所以书上都是说历史上称为“东汉”“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