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三强与何泽慧》一书,怎么能错成这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9:55:19
书,怎么能错成这样?—阅评《原子世界的科学伴侣中国的居里夫妇——钱三强与何泽慧》 (节选)
4月9日的《科学时报》载文,指祁淑英女士的大作《原子世界的科学伴侣中国的居里夫妇——钱三强与何泽慧》涉嫌抄袭、编造。近日,又见有人在百度等网站上发贴,指责钱民协,钱思进、葛能全等以势压人,想争名求利等,于是找来祁淑英女士的大作拜读。可是一读却大为惊讶,此书是否抄袭,本文且不去谈论。读者可将祁书与葛能全等人的作品进行对比,自然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然而,此书的错误之多,错误之严重,却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首先,书中严重违背历史事实的错误有多处,如书中第226页,作者描述了彭德怀和陈毅两位老帅到核武器研究所(即书中的“六号院”)看望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三位科学家的情况。可是作者忽略了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都是于1960年到1961年期间调到核武器研究所的,其中王淦昌是在1960年12月24日才从苏联杜布纳联合研究所回到北京。而彭德怀早已于1959年夏季就因庐山会议问题受到了不公正对待,他又怎么可能在1961年和陈毅一起到核武器研究所看望三位科学家呢?在这方面,传记文学作者也可以有“想象的空间”吗?
这类错误的另一例,是作者在277页写了一大段没有交代时间、地点的周恩来总理和钱三强、周培源的“谈心会”,并且说周总理在谈心会上讲了自己在历史上犯的错误,接着就议论说:“在‘四人帮’整天大喊大叫‘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非常年代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却在那里大谈‘左倾’错误,并且告诫人们要‘防左’,这是需要勇气的呀!”
会有这样的“谈心会”吗?如果这个“谈心会”真的是在“反击右倾翻案风”期间召开的,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稍微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反击右倾翻案风”始于1975年11月,这时的周总理经历了多次手术,经常处于昏迷状态,距离辞世已经不到两个月时间了,怎么可能“将他最亲密的朋友们召集在一起,开谈心会、讲党史,谈血的教训,谈自己所犯的错误”,且谈的又是那样敏感的话题呢?更令人惊诧的是,作者接下来又写道:“就在这次‘谈心会’后不久,邓小平同志出来主持工作了。”
众所周知,邓小平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复出是在1973年,即使从他出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的1975年1月算,也是在“反击右倾翻案风”之前,正是因为邓小平同志于1975年的“治理整顿”惹恼了“四人

因为出版社和作者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
请看华申报文章:争议内容(部分)

1.钱三强临终前为爱妻念黎萨的绝命诗。

祁淑英回应:此段是虚构的,为了让钱三强去世时带有闪光点,我把自己很喜欢的黎萨的诗让钱三强念出来,体现他对祖国的留恋,是有意的人物拔高。

白烨解读:这是比较严重的虚构,作者以自己的方式对传主的性格、行为进行了修改,很不妥。

2.钱三强1948年时常忆起1988年的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

祁淑英回应:曾有报道说这是早就有的儿歌,因此在原文中这样描述。

白烨解读:这也太离谱了,这就是虚构创作,不是纪实。

3.已经去世两年的何泽慧父亲何澄用古诗“劝慰”钱三强夫妻。

祁淑英回应:念诗的事儿是虚构的,关于何泽慧父亲的生卒年代我也记忆有误。

白烨解读:这已经不仅是虚构的事,这是文学创作中的硬伤,比虚构还严重,牛头不对马嘴。

祁作家能错成这样,她的写作态度一目了然!

是由于不负责任造成的这样后果

我知道了,不负责任的人,写出来的书才能错成这样.谢谢答复!(匿名提问者很满意)

卖点

我知道了,是由于不负责任造成的这样后果.

这很正常嘛。书都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