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卷9-16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1:11:51
成年女性排卵的前一天,血浆中雌激素,促性腺激素互相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血浆中血糖,胰高血糖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不定项)
(1)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
(2)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
(3)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4)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请写出详细的过程和思路,谢谢

(2)(3)
女性性激素反馈系统与男性的差异主要在于

负反馈周期性功能变化 :
女性:卵巢既接受下丘脑和垂体激素的正调节,它所分泌的性激素又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产生反馈调节,以此来保证生殖周期的正常规律。性激素是在负反馈的基础上而产生正反馈作用的。雌激素有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的作用,如卵巢切除后或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时,促性腺素即上升。雌激素也抑制下丘脑的GnRH分泌。雌激素促进中枢神经系统阿片类物质的合成,又通过阿片类物质抑制GnRH脉冲的幅度从而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黄体酮协同雌激素抑制垂体功能,它也通过阿片类物质抑制GnRH的调节,但持续作用可致GnRH的脉冲频率减缓,而幅度则增高。在此基础上又产生雌激素的正反馈作用。月经周期中卵泡期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在GnRH作用下合成激素,并在雌激素的促进下合成更多的GnRH本身的受体。因此,随卵泡的发育和雌激素水平的增高,促性腺激素的量也越聚越多,分泌细胞对GnRH的敏感性也提高。至卵泡晚期雌激素的分泌达高峰后,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所积聚的促性腺激素骤然释入血液循环,造成血液促性腺激素分泌呈峰状升高,称为雌激素的正反馈。
男性: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进入垂体,与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结合,刺激FSH及LH分泌释放入血循环中。GnRH对LH的刺激作用比FSH强。LH与间质细胞受体相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使cAMP及其他信使的合成,最后刺激雄激素分泌。雄激素反过来又通过负反馈机制直接抑制LH的分泌,并且在下丘脑水平也有抑制作用,雄激素在下丘脑转化为雌激素(E ),后者在局部对下丘脑产生抑制作用。FSH则与支持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刺激睾酮结合白蛋白的生成,参与精子的生成。而支持细胞分泌的抑制素主要作用于垂体,选择性的抑制FSH的分泌。此外,睾酮、DHT及E 也能抑制FSH的分泌。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血浆中雌激素、促性腺激素互相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必须打破固定思维并根据题干信息才能选出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