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6:02:07
原文: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岁余,举进士,再不中。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涵蓄充溢,抑而不发。久之,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笔,顷刻数千言,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盖其禀也厚,故发之迟;志也悫,故得之精。自来京师,一时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其文以为师法,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

并回答:
1、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错误的是()
A.岁余,举进士,再(第二次)不中。B.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尽,全)。
C.绝(绝妙)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C.故号“老苏”以别(区别)之。

2、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词语意思相同的是()
A.此不足(为)吾学也;山峦(为)晴雪所洗
B.涵蓄充溢,抑(而)不发;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必造(于)深微而后之;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D.(以)其父子俱知名;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3、苏洵起先"举进士再不中",后来"其文以为师法"其原因是什么?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回答。

1、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错误的是(C)
A.岁余,举进士,再(第二次)不中。B.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尽,全)。
C.绝(绝妙)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C.故号“老苏”以别(区别)之。

2、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词语意思相同的是(B)
A.此不足(为)吾学也;山峦(为)晴雪所洗
B.涵蓄充溢,抑(而)不发;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必造(于)深微而后之;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D.(以)其父子俱知名;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3、苏洵起先"举进士再不中",后来"其文以为师法"其原因是什么?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回答。
经过了五六年的潜心积蓄,厚积而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