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鸿门宴,辩论。辩题是 项羽是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 需要的是妇人之仁方面的资料。急用 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9:16:50
麻烦在5小时内给出建议,拜托了 现代有这样的人吗?请列举几个例子

历史是赢家书写的,如果最后项羽得了天下,那无疑是君子之度,可惜最后刘邦得了天下。
抓住要点就是:夺天下必须要狠!放虎归山,祸患无穷!对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君子之度是道德与智慧的双重体现,但放掉刘邦显然是不智的,而不智正是妇人之仁的体现!君子之度体现在对人处事方面,相对的双方显然不能出于你死我活的绝对对立面!
现代?那共产党几次建立统一战线就是君子之度,明智之举,共同抵御外敌。

历史是赢家书写的,如果最后项羽得了天下,那无疑是君子之度,可惜最后刘邦得了天下。
抓住要点就是:夺天下必须要狠!放虎归山,祸患无穷!对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君子之度是道德与智慧的双重体现,但放掉刘邦显然是不智的,而不智正是妇人之仁的体现!君子之度体现在对人处事方面,相对的双方显然不能出于你死我活的绝对对立面!
现代?那共产党几次建立统一战线就是君子之度,明智之举,共同抵御外敌。
这要你怎么看了, 假如用政治的眼光来看就是妇人之仁,用感性的态度的来看就是君子之度。

项羽绝非妇人之仁,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大部分人都这么认为;其实从项羽起兵以来的杀戮以及后来坑杀秦卒二十余万,都说明他是很凶残的。
但是项羽有一个最大缺点——政治上十分糊涂,军事天才政治白痴,政治上的幼稚使他很长时间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对手是谁:例如,他听说刘邦入关,大怒,这就是个证明。刘项两军团起兵攻秦时是盟友,有共同的敌人;灭秦以后就无可避免的成为敌人,如果项羽政治成熟,从一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甚至做好灭刘邦的准备,刘邦抢先入关占有财宝就给项羽一个灭他的最好借口,这时项羽应该大笑,而不是大怒,他“怒”的幼稚,所以决定灭刘邦。
灭刘邦想法是对的,但是刘邦鸿门宴时说:“我与将军一起攻秦,现在有人离间我们,想使我们自相残杀”使原本政治糊涂的项羽更加糊涂,项羽原本就因为思想停留在以前一起灭秦的阶段所以表现幼稚,但是刘邦的话叙旧,使项羽更加停留在以前的阶段,甚至心生悔意:“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所言,不然籍(项羽)何以至此?”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项羽后悔灭刘邦的举动,并且一句话断送了曹无伤的性命!
鸿门宴以后,幼稚的项羽不知道刘邦是自己的敌人,攻打其他诸侯,使刘邦有时间壮大起来,他才意识到(晚了),并且不会得人心,终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