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的英雄事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1:05:06
哪位大哥能帮帮忙啊!1000多字吧

张立春,1924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45年7月参加抗日民主联军,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中,张立春参加了“四保临江”战役,参加了四平守卫战和四平攻坚战。在辽沈战役中,立大功两次,获“战斗英雄奖”。在平津战役中,在自己负伤、后无援兵的情况下,又奇迹般地打下敌人11座炮楼,迫使27名敌人投降,为大部队前进扫清了障碍,他立下了特等功,并获得一枚英雄勋章。

平津战役前的秘密交通线

由天津进入解放区的第一个交通站1948年,人民解放战争已进入夺取全面胜利的决定性阶段。这时,党对国民党统治区城市的工作也在加紧进行。当时我在宁河县潘庄小学任校长。一天,冀东军区北平工作委员会的委员侯方若找我,要我参加“长城部”的工作。“长城部”是冀东军区北平工作委员会的代号,它的工作任务是通过党的地下组织领导北平的学生运动,配合军事斗争,吸收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青年学生,为东北解放区及即将解放的大城市输送人才;搞一定的军事和政治情报及统战工作。据侯方若介绍,工委机关设在蓟县邦均镇北薛家台。原来和北京的交通联络是通过蓟县、三河、通县这条交通线,但这条交通线被敌人破坏了,所以工委决定另行开辟宁河、天津、北平这条天津交通线。这条交通线的领导机关设在宁河县北岳庄,组织领导工作由侯方若负责。在潘庄建立交通站,由我任站长,负责接待来往于解放区和敌占区的同志。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交通站设在各个大学,有天津北洋大学、北平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在这些学校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设立秘密工作点,负责组织接待由解放区派去执行联络任务的同志,并组织动员进步学生到解放区。

潘庄距离天津45公里,是天津交通线由敌占区天津进入解放区的第一个交通站,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我调到长城部担任这个站的站长后,仍以潘庄小学校长的身份开展工作,小学校自然成了我的工作站所在地了。

真空地带保安全

交通站建立后,首先对从潘庄到天津的道路进行了分析研究。当时从潘庄到天津市区有两条路,一条是经西堤头、大毕庄再由民权门国民党卡口进入市区,这条路上经过的村庄多,敌人设立的岗楼也多,不便通行;另一条是经过芦新河、宜兴埠由民生门国民党卡口进入市区,这条路经过的村庄少,从芦新河到宜兴埠是15公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