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地利人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20:04:37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想问问,比人和更好的是什么呢?

1、(绝对)天时,指绝对超高强的能力、实力、权力、势力及把柄等。
用法和作用:强行震服、降服人心,使人心被迫地归顺;
事例:优势决胜,法律、武力、暴力强制,把柄要挟…
2、(相对)地利,指地理、职位(身位)上的相对优势。
用法和作用:以满足人心所需为资本,收买人心,使人心有条件地归顺;
事例:利益交换、交易、雇佣与受雇,利诱…
3、人心,即人之心意(包括自己的);
(独立)人和,即人心之总和、绝数人共认可的事理(人心的复数)。
用法和作用:靠独立情感、心意,感动(感染并使之变动)人心,使人心无条件地归顺(近于无本生意)
事例:献殷勤、显忠诚、攻心、诬蔑毁谤…
天时几人有,地利几人有,唯人和人人可自创而拥有。
共同目的:都是为了挣取、控取人心(首先包括自己的心),以便使别人认可、支持自己的某种事业,只是方式上各有不同。因为人心、人和乃立足和创业之本。
所以比人和更重要的是人心(至少是你自己对待事情的心态)

天时不如地利是指战术上说的
地利不如人和是指战略上说的
两者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第一个例子可以举朝鲜战场上联合国军的例子
朝鲜的地形条件是联合国军从胜利到没有胜利的众多原因之一.
第二个例子可以举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没有游击战的地理环境,有利美国的机械化部队和信息优势,但美国没有明白西方的政治制度并非适合所有国家.是其处境不利的原因.

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宽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只依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靠险要的山河,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