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数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3:23:01
1.《七步诗》运用了( )的手法,表达了作者( )之情。
2.(1)《芙蓉楼送辛渐》中,“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孤是什么意思?(2)这是一首送别诗,结合诗中的内容,想象王昌龄和辛渐当时会有怎样的一番对话,写一写。(3)王昌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石灰吟》中,作者以石灰自喻,表达了什么?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从这两句诗可以看出作者回乡途中的情景会是怎样的?
5.《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降是什么意思?
6.描写春天的诗句:
7.描写明月的诗句:
8.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9.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
10.写珍惜时间的诗句:
填上适当的古诗句
1.老师常用“ , ”来引导我们积极参加实践锻炼。
2.我们常用“ , ”来赞美大自然的美景。
3.面临分离,我们用“ , ”来互相勉励

1.《七步诗》运用了( 比喻的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劝告兄弟不要手足相残的悲愤 )之情。
2.(1)《芙蓉楼送辛渐》中,“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孤是什么意思?
孤单、孤独
(2)这是一首送别诗,结合诗中的内容,想象王昌龄和辛渐当时会有怎样的一番对话,写一写。
辛渐:我要回洛阳了。你还有什么话带给家人吗?
王昌龄:你走了,我会和楚山一样孤独。
辛渐:你还有什么话带给家人吗?
王昌龄:洛阳城我的的亲人朋友如果问起我的情况,请务必告诉他们我对他们的思念之情就像玉壶中的冰心一样纯洁。
辛渐:......
(3)王昌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本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
3.《石灰吟》中,作者以石灰自喻,表达了什么?
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之名留在人间。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从这两句诗可以看出作者回乡途中的情景会是怎样的?
作者想象着即刻坐船出发,从巴峡顺水穿过巫峡,往下就可到襄阳,然后,从襄阳很快就可回到故乡洛阳。
5.《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降是什么意思?
使用、给予
6.描写春天的诗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7.描写明月的诗句: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8.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