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呼吸会排出氧气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4:05:40
按照中学时候生物课本上面讲的,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而没有氧气,那么如果刻意的增加呼吸,多吸入的氧气到哪里了呢?是也都被用做新陈代谢么?
我知道剧烈运动的时候会需要更多的氧气,可是要是在平时吸入更多的氧气会怎么样?会呼出多余的氧气还是呼出二氧化碳?还有,每个人每分钟吸入的氧气一样么?和其他诸如身高体重之类的有什么潜在比例关系么?

在空气成份中,氮所占78%,氧气占21%。因此在呼吸过程中,吸入人体的气体以氮气为主,而不是中学生物课本中所说的只吸入氧气。被吸入的还有很多空气中的物质,如水蒸气,空气中的粉尘、污染物等。除了被呼吸道中的鼻毛及纤毛阻挡少量的颗粒物质外,你生活在什么样的空气中,吸入的就是这样的气体。
气体进入肺后,并不是全部被用作与二氧化碳并换。两者的交换遵循渗透原理。即肺泡膜可供气体透过,在肺泡内氧气的浓度较高,而二氧化碳浓度较低,而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则相反。这校高浓度的气体向低浓度方向进行渗透,如果时间足够长,最终会达到肺泡内外气体浓度相同,即肺泡内的氧气浓度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的氧气浓度相等。但因为呼吸时间较短,同时血管中的血液是在不断流动的,因此相互渗透的过程只能完成很少的一部分。进入肺并且能成功被交换进入血液中的氧气不到10%,而绝大部分的氧气在肺里转了一圈后又被呼了出来。同时,因为氮气在肺泡里没有受体,也不能溶解于血液,因此氮气也只在肺里走一次就出来了。因此呼出的气体中,最多的仍是氮气,其次是氧气(这可以解释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被抢救者仍可从抢救者呼出的气体中获得足够的氧气)。
如果刻意增加呼吸,多余的气体并不会被吸收,而是随呼气过程又出来了。平时吸入更多的氧气也是如此。每个人每分钟吸入的氧气量并不一样,决定于这个人基础代谢量的高低。与人体的身高体重、体质、工作强度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具体比例无法计算。

首先,中学时候生物课本上面讲的,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而没有氧气是错误的,估计是你记错了。因为氧气在肺叶内交换,它的效率肯定不是百分之百。在平时,我们呼吸的速度可以提供给我们足够的氧气,但是剧烈运动后呼吸就要加快。
其次,如果平时加快呼吸,也不能得到更多的氧气,因为氧气是通过红细胞来运输的,你可以增加呼吸次数但不会增加心跳次数。
不同的人每次呼吸吸入的空气不会一样多,这涉及到肺活量。和身高体重没有太大关系,运动员的肺活量比普通人大,甚至红细胞的数量比普通人多一些。

你对中学课本上的描述理解有偏颇“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而没有氧气”是错的。
呼吸过程中吸入的吸入的只是空气而已,所谓的吸入氧气只是在肺泡中气体交换,红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到肺泡中而结合肺泡中的氧气(该过程依靠扩散作用,即使交换也红细胞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