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明了正念念佛哈哈,大家分析一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20:59:24
佛教总的来说分为戒,定,慧.净土是个方便法门但要做到念佛三昧不容易.所以我建议大家学习一下正念动中禅,时刻觉知自己的动作,培养强大的觉性.修到一定程度如可以时刻觉知自己的呼吸,眨眼.在去念佛相信很快就有所成就.

本末倒置。 修内观后还要念佛??? 先修慧,再修定? 那不是把戒,定,慧倒转回来了吗? 三昧叫做samadhi,定。安止定叫做,samatha。而正念动中禅就是四念处的另外的说法,用另外一种方式来体现四念处的修行方式。 觉知自己的呼吸就是观呼吸,而观呼吸可以进入4禅的。 但念佛三昧最多只可以到尽行定,还不到安止定。 觉知自己的动作是内观。

可以用念佛来配合观呼吸,比如说吸气念佛,呼气念陀。 念什么都不是重点,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心不散乱可以集中在呼吸上。 正统的佛随念是忆念佛陀的九种德行,来达到尽行定而不是念佛名号罢了。

这和正念动中禅的本质有冲突。 三昧和觉性有本质上的差别。 根据三增上学的次第,是先有定后有慧。

您不妨参考阿姜李尊者的说法。 用念佛来进入尽行定,再来进入正念动中禅。无论是数息法也好,念佛也好,都是用来帮助进入定。 纯内观者对定的要求是近行定,但如果可以进入初禅至4禅的话,禅那可以发起8种智。其中包括观智( 达到洞察的能力)。观智属于‘慧’,而观智可以分为16种次第。

您问的,在下回答说念佛可以和动中禅结合,但在下有说目前都是用在观呼吸上,也就是帮助念住呼吸,就是吸气‘佛’,呼气‘陀’。 另外一种是先培养在念佛或者忆念佛陀的九种德行,以忆念佛陀为所缘。 来进入近行定,再来进入内观。

至于您的发明,在下觉得您可以在日常生活保持正念觉知,再用一个小时来念佛。即培养定,也在处于觉性。 但并不表示念佛会有成就,因为成就是显示在觉性上而不是念佛上。

佛陀说定和慧是相辅相成的,有多少定就可以发展多少观,但从来没有说过内观可以培养三昧。 纯内观修习者对定的基本要求在近行定,但并不等于先修慧再来培养定。 您可以直接的修习正念动中禅,因为一开始的教导都是在从samadhi开始。 但内观者无法进入禅那(初禅---4禅),最多只是在近行定。 至于念佛,在下觉得不必了。 目前可以为您提供这些参考。

无论是止禅还是观禅都是从samadhi开始的。所谓的samadhi,三昧是指一心境性,就是能保持心念相续不断在一个主题,目标。比如说呼吸。 而您可以选择两种路径。 1,从三昧到内观。2,从三昧到安止定(三摩他),再